【明報專訊】這個星期,「鴨」與「屎」讓香港人熱切討論起藝術來。今天游進維多利亞港、宣揚簡單快樂、令看到的人都開心的橡皮鴨是藝術,在西九龍文化區展覽、有人笑着看也有人指着罵的充氣乳豬和「屎」也被稱為藝術,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到了今天或者不必太深究,大概只要夠noise,作品能傳播開來,喚起大眾一點注意達到其普及性,就儘管叫它做art。中國藝術家Jacky Tsai口中所說的藝術大抵也是同一個道理。
Jacky Tsai從Central Saint Martins畢業後便替Alexander McQueen設計了鮮花骷髏頭而成名,之後就專注做出各式各樣以鮮花或皮革為材料的骷髏頭,作品在外國的時裝界和藝術界備受關注,最近連卡佛找他來為中環店內設計骷髏裝置藝術,對他來說,藝術的關鍵在於它能像流行文化般傳播到各個階層的大眾,那就是art了。
東方審美融合西方題材
你未必很熟悉Jacky Tsai這個名字,但他為Alexander McQueen設計堆滿鮮花的骷髏頭圖像你一定見過。Jacky Tsai是上海人,在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便到Central Saint Martins讀插圖設計,畢業後到Alexander McQueen實習,Alexander McQueen一直都有個用鮮花做骷髏頭的概念,卻一直都做不出滿意的效果,後來Jacky Tsai用了一周時間就畫了個鮮花骷髏頭的設計,一年之後品牌以此推出T恤居然大受歡迎,Jacky Tsai開始出名。他說:「我當時想,原來這個東西是受歡迎的,我想總有一天我也要用自己的名字做自己的T恤和自己的骷髏頭,便開始發展這麼多不同題材素料的鮮花骷髏頭。」
鮮花骷髏頭一開始是Alexander McQueen的概念,卻給了Jacky Tsai一個機會去發展自己的藝術,之後Jacky Tsai做過不少骷髏頭設計,例如不同顏色的鮮花骷髏頭、用皮革雕花的骷髏頭、在T恤上畫骷髏頭、在不同畫作中融入骷髏頭元素等,全都是將骷髏頭變得美麗和諧的設計。但骷髏頭給人的感覺一向負面嚇人,而且還有象徵死亡的意義,他為什麼還要在骷髏頭上大做文章?「東方人傳統意識上對骷髏頭是很害怕的,我想改變這個狀况,我們也可以像西方人一樣視死如歸,所以我用東方人的審美做西方人的題材,在骷髏頭上綴滿鮮花,大家看這個東西都會覺得很美。」他覺得骷髏頭代表的不是生命的終結,反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所以骷髏頭也可以長出鮮花來。
除了鮮花骷髏頭,他用碎皮革雕花的骷髏頭也有同樣意義:「我想把每塊皮革當做動物的靈魂,皮、花在一起結成骷髏正是把這個動物的靈魂給喚醒,就是這樣的概念。我用的都是工廠用剩的皮革,我想大家有意識去關注這些靈魂,就算是用剩的東西也有生命。」
以歡樂藝術元素包裝死亡象徵
就是這種生生不息的循環,讓他做出不同樣子和題材的骷髏頭,他最新的作品用撲克牌上的圖案來做骷髏頭,他說:「我想用一些大家都會一眼就認得的題材去做骷髏頭,把它變得漂亮、不嚇人又熟悉,所以我就做了撲克牌骷髏頭,用一些漂亮、裝飾性的元素去做骷髏頭,着重細節,骷髏頭上有很多非常細小縝密卻又富裝飾性的藝術元素。之後我會用西方教堂裏那些rose window圖案做成骷髏頭,把它變成各式各樣好玩的東西。」Jacky Tsai喜歡將象徵死亡的骷髏頭配上各種美輪美奐又好玩的藝術元素,當中強烈的對比才能突出藝術的意義。
美醜衝突共冶一爐
除了骷髏頭,Jacky Tsai也有很多拼貼藝術的插圖作品,大多蘊含黑暗與美麗、東西方衝突的對比意思,例如其中一幅Red Army vs. Circus Girls的作品,就是將東方的紅衫軍和外國的馬戲團女郎放在同一幅畫中,表達1950年代東西方之間的政治衝突,又或者Petrol Rainbow雖然看來滿是彩虹色般鮮艷的小鳥和魚,但背後又有工廠直升機等,他說是關於石油泄漏的環境問題:「怎樣把這樣一個醜惡的社會現象用很美的東西表達出來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我的作品構思都很複雜,有很多意思,每個元素之間都有故事概念,當中的對比矛盾很有趣,我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起,看似不相關,但它們全部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卻可以形成一個既衝突又融合的畫面感。」
Jacky Tsai形容他將東西方的手法混搭在一起做現代藝術,是一種fusion感覺的藝術,他說是他的east meets west特質讓他做出這樣的藝術:「我讀大學的時候看的東西就跟別人不一樣,我喜歡看一些當代的、pop art的東西,但是很多同學都在學傳統藝術,在Central Saint Martins的經驗讓我換個角度用英國人的眼光去看中國文化,很有衝突感,我做的就是把這些矛盾融合在一個畫面表達出來。英國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讓我成為這樣一個藝術家,如果待在中國的話我覺得自己不會成為這樣一個藝術家。」
他覺得中國市場仍然未能接受以他這種形式做藝術:「中國人很喜歡one piece only的東西,又或者對印刷藝術品有成見,對我的作品,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東西只是copy出來也可以賣錢,不過在國外的話,我的作品卻更容易讓大家接觸到藝術,傳播的範圍更廣。」
「時裝是藝術的延伸」
對他來說,做藝術的媒體並不重要,不論是布料、皮革,縱使是紙也好,都是創作的載體而已,重要是做出來的東西能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給各個階層的人,讓大眾接受。因此他的作品也包括T恤上印了他的骷髏頭設計的時裝,他說:「我希望別人看我的衣服是藝術的延伸,時裝只是個傳播途徑,讓更多的人知道享受到我的藝術,這個藝術不一定要掛在牆上,你可以穿在身上走來走去。」縱使只是一件T恤,Jacky Tsai也是用藝術的態度來設計。然而,當藝術變成唾手可得的商品,還有其價值嗎?「我比較誠實, 藝術不是商業的話,你怎麼活?我的作品本來就是商業化,藝術和商業之間沒有矛盾,最重要是我的作品通過不同媒介傳播得更廣,令更多人接觸得到。」他說。
Jacky Tsai不斷強調,要把他的作品像流行文化般傳播到大眾各個層面,是他向來的理念。看橡皮鴨未到香港已經人人討論掀起熱潮、西九的「屎」雖然不討好但卻能令平時不好藝術的人都留意這件「藝術品」,它們的普及性大概已做到Jacky Tsai口中對藝術的定義。或者來到今日,即使作品背後沒有令人深思的大道理和深度,或是對那個時代的影響,只要能讓最多人看見,並能引起他們一丁點的感受或想法,都已經能定義為pop art。
反思藝術意義
大抵,在這個不論是美術館中的真迹、大街牆上的塗鴉,以至一件印有圖案的T恤,什麼都能被稱為藝術的時代,我們對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之間的分野也不必太認真,硬要給它畫條線的話,反而限制了藝術的可能性。如Jacky Tsai所說,藝術除了要達到人人都接觸得到的普及性,也是要經得起時間考驗,讓人反覆看都覺得有意思的作品,而這些名為藝術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藝術,只要看時間,就知道了。
誰是 Jacky Tsai?
Jacky Tsai來自上海,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後到英國Central Saint Martins讀插圖設計,畢業後到Alexander McQueen實習,為品牌設計了鮮花骷髏頭而備受關注,之後便專注做各式各樣不同題材的骷髏頭設計,除此以外也會做拼貼藝術品,多蘊含強烈對比意象。最近為連卡佛設計骷髏頭裝置藝術,並設計一系列海報及骷髏頭擺設,是第一次在亞洲地區展出其作品。
文 官嘉盈
圖 黃志東
美術指導 John Wan
編輯 胡可欣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