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樂迷站起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4日 21:35
2013年05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伴隨「五一」假期,北京的「迷笛」和「草莓」兩大音樂節拉開序幕,與此同時,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在全國各地次第開幕。十幾年前,這類帶濃厚「胡士托」情意結的音樂節在內地艱難起步,主辦者表示,其發展是一個與當局管制斡旋的艱難過程,從突破不准站着觀看、獲准賣啤酒到挑戰樂隊審查,都是在博弈中前進。


在北京市郊平谷區一個滑雪場,「五一」當天整個半坡和山谷成了迷笛音樂節的場地,搭了5個舞台,3天內有100多組樂隊登台。山坡的一角被劃作帳篷區,數千個彩色帳篷密密麻麻搭在這裏。每天下午開始,5個舞台不間斷地有樂隊演出,樂迷可自由觀看,亦可在草地野餐、休憩,結交朋友。夜晚11時演出結束後,留在場地過夜的樂迷會入住帳篷區,有人自帶結他、擴音器,吸引大批人自發合唱,徹夜狂歡。這樣的模式持續3日。從4月29日至5月1日,有近10萬人次到場。


草地搭帳篷狂歡3日

迷笛音樂節的前身是迷笛現代音樂學校的畢業典禮,2000年起演變為全國首個音樂節,當時僅吸引約千名觀眾。十年一劍,當中與當局管制的斡旋令他感嘆:在內地做文化很難。


在內地申辦音樂節活動需要文化部和當地公安局雙方批文,缺一不可,而當初音樂節尚是新事物時,曾經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奇特禁令。張帆說,開始時,公安要求場內要設座椅,不准站着觀看。「我開玩笑說,毛澤東1949年就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為什麼我們不能站起來看演出啊」,在談判下,最終為樂迷爭取到「站着看」這一遵循國際慣例的權利。張帆還曾不止一次遭遇公安禁酒的要求,但他堅持「不賣酒就不是音樂節了」,「我們只賣啤酒行不行?我們用紙杯行不行?」經過與當局的周旋、妥協,逐步建立起音樂節的營運模式。


爭取站着看 現場賣啤酒

審查樂隊是另一個問題。重金屬樂隊「軍械所」長期列在文化部門「黑名單」,代表作包括《我絕不在自己的祖國裏暫住》、《新八榮八恥》、《人民需要反抗》。邀請香港和台灣樂隊也可能觸動當局神經,本港樂隊「荔枝王」就常受到「重點對待」。面對種種問題,張帆的做法是年年將這批樂隊名單報批,如果不批准就明年再來。「今年特別奇特,軍械所、荔枝王都批了,可能是夾在一堆樂隊材料裏他們沒仔細看。」張帆笑稱,當局的控制時緊時鬆,今年同意的東西未必代表明年同意,但總體來說,尺度是逐漸放寬的,不過這是個漫長過程,要靠主辦者、樂隊、觀眾等多方面努力推動。


逾百音樂節全國紛萌芽

2007年起,獨立音樂廠牌「摩登天空」創辦的摩登天空音樂節和草莓音樂節進入市場,開始引入冠名贊助、邀請一線明星,將音樂節商業化,今年草莓音樂節在北京、上海兩地共有24萬人次入場。摩登天空總裁沈黎暉介紹,與迷笛注重重金屬音樂不同,草莓音樂節更偏向獨立音樂,風格較清新。


眼見「草莓」和「迷笛」成功,近年來各地音樂節如雨後春筍般冒頭,目前全國有百餘個音樂節同時存在,但亦被指亂象叢生,包括演出樂隊大同小異、在安全管理上出現問題,不少音樂節舉辦一次就銷聲匿迹。對此,本身是樂隊主音的沈黎暉認為,這是市場的必然現象,儘管可能出現重複,但在全國不同城市,對當地人來說都是新鮮的。他認為音樂節愈來愈多是一件好事,更多的音樂節能將這種生活方式推廣到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


明報記者 楊歡 北京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