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為工作關係,筆者三、四月間在德國出差數星期,故不得不暫別本欄一段時間;而往後,也只能在每月的首個星期日出現。
出差期間由於是住酒店,不能煮食,所以每天吃外賣草草了事。
對於習慣幾乎餐餐買餸煮飯的人來說,這種生活實在非常難過。
但出差提供了個了解當地飲食習慣的機會,應該要好好把握。
這次來到,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地果園出產的果醋。
製法﹕先發酵成酒
筆者住的小鎮,位於葡萄種植帶,除了葡萄,還有不少果樹。傳統製造果醋的工序是先經發酵成酒的過程。造成果酒之後,便加入特別的酵母(mother of vinegar),即醋酸菌,將果酒中的酒精變成醋酸*。視乎所用生果的糖分、溫度和醋酸菌(不同生果製造出來的酒需要不同的醋酸菌),整個轉化過程需時六個月至數年。果醋亦會愈放愈「醇」,水分的蒸發,會增加果醋的甜度,使之更好味。優質的果醋,醋酸的成分只得百分之三。
*一些未經高溫消毒的醋,放久了會在醋中見到些一團一團像雲的物體,這些便是酵母。將一湯匙酵母放進酒內(如紅酒),經過發酵、蒸餾,便會製成酒醋(如紅酒醋)。
味道﹕加工「果醋」 無得比
以上的是傳統「釀」果醋的方法,需時、需力,價錢亦因而較高。市面上有很多所謂果醋其實都只是白醋加糖加果醬混合而成,與傳統做法是兩碼子的事,味道、香味也絕不是那回事!筆者在所住小鎮的其中一家果醋專門店試吃多款,不止瓶子別致,而且非常好味。最後選擇了熱情果、杏桃、蘋果三種口味的果醋帶回家,如果不是運送問題 (因保安理由液體是要寄艙),筆者肯定會每種味道各買一瓶。
用途﹕餐前小杯增食慾
用來做果醋的生果種類繁多,想得出的生果味道都有,包括橘子、蘋果、葡萄等。果醋的果味非常濃郁,絕對吃得出是什麼生果做的。最普遍的用途是作沙律醬,但亦可以作為其他食品的材料,如糕點、甜品等。一些高級餐廳甚至用它作餐前「酒」,吃飯之前,喝一小杯未經稀釋的果醋,能增進食慾。
示範﹕幾滴點綴 沙律升格
不用擔心果醋很快會用完,因為這些不是用來煮餸的普通酒醋。果醋的香味、甜味非常濃,用來點綴沙律,幾滴就夠。而所謂沙律,除了蔬菜,還可以用來配生果。例如番茄、青瓜,加入果仁、淡味的乳酪,加點果醋和初榨橄欖油,便能將整道菜升格不少。
材料
■希臘白色軟乳酪(feta cheese),切成半吋小方粒
■原味果仁 (合桃、腰果、杏仁等)
■生果(綠色芒果、蘋果、啤梨等)
■番茄(可略去)
■青瓜(可略去)
■果醋酌量
做法
1. 用乾鑊上將果仁稍稍烘香,備用
2. 將小番茄切半;將小青瓜沿長身切成四 邊,將瓜芯切出來,可作其他用途(如攪果汁可一併加入);瓜肉切小粒
3. 將所有材料,少許鹽和果醋拌勻便成
作者簡介
嗨!我係Agnes是生化學博士。
現今租貴加上好食材難尋,上館子反而很難吃到健康和有真味好東西,於是,我一於自己煮食。
★如果對文內食譜有問題,可以登入本會的面書good food watch 發問。
文 鄺易行
圖 鄺易行
(www.goodfoodwatch.com;fb﹕Good Food Watch)
編輯 林華君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