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畸形的政策 扭曲的離婚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6日 06:35
2013年05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整個3月,上海各區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的人數大幅增加,較平常大約翻了個倍。最誇張時,某區登記處一天內為六十多對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而平時一般只有十多對。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些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妻,一不吵、二不打,反而歡天喜地。


滬推地產新規 離婚為避稅

原因很簡單——都是房子惹的禍。中央頒布地產「國五條」,重申對二手房交易20%所得稅從嚴徵收後,使得許多夫妻不得不通過離婚來避稅、避限購。原因很簡單,無論徵稅還是限購,都以家庭為單位,原本一套房的,離婚後至少可再買一套;原本兩套房,離婚後算每人一套,若是超過5年的房產,轉讓時還可免繳所得稅……


面對窘境,身邊好幾對想換樓的小夫妻朋友都猶豫不定:不離婚不賣房就算第二套房,付不起首期,利率還要上浮;不離婚先賣房,至少要在外租房半年;離婚雖可規避政策,但萬一假戲真做,有些得不償失。難怪上海閔行區婚姻登記處不得不打出標語「樓市有風險,離婚須謹慎」。


不過無論是媒體的報道、專家分析,都只談論「百姓逐利心切、鑽法律空子、離婚不一定能賺到好處」,卻都避重就輕,沒人點破鬧劇的成因:為什麼他們要離婚?

被政府逼的!

新政適得其反 樓價漲不停

政府表示,新政一是為遏制樓價過快上漲,二來是為了保護剛性需求、打擊投機。可實際情况恰恰相反:政策冰凍了交易,而上海的樓價,尤其是中心地區的樓價還是在「小步快跑」;投機客手握房產悠然自得,在交易環節徵稅毫無殺傷力,反而是改善型需求卻處處受限。


更可笑的是,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幾年前曾提出「保護財產性收入」,但這些年股市大跌、存款處於負利率狀態,各類資產中唯有房產在升值。到頭來,政府一句話:收稅!即使是改善型這種本應該受到保護的需求,也免不了被狠狠地去收一筆。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多畸形,百姓的反應就會有多扭曲。畸形的房產政策只要存在一天,這個關於房產、婚姻之間的詭異矛盾,就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高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