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兩星期前,在這裏寫了關於佔領中環的看法,希望香港人能夠突破一些既有的思維模式,重新去思考「佔領中環」的可能性。今天想說說早前港大民調的另一項結果——有意見指2017年特首選舉,要由提名委員會先行揀選,確保特首候選人不會對抗中央,支持佔44%,反對佔35%。
我當然不認為香港人接受先篩選再投票的特首選舉,我估計若問題倒轉過來,問香港人是否支持有機制令泛民主派候選人不能夠參選,反對者便會佔多數了。假定我的判斷正確,那香港人在想什麼?是自相矛盾嗎?
香港人其實很一致,過去一次又一次的選舉已經顯示出香港人是非常實際的一群人,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議選舉,可以分別投票給建制和泛民主派陣營。2007年和2012年兩次特首小圈子選舉,泛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度都遠遠落後,也是香港人「實際」的另一明證。誰人適合當特首,誰人適合監察政府施政,香港人心裏有數。
實際的香港人不喜歡你把泛民的候選人篩走,同時,也不希望未來的特首「和中央對抗」(先別討論怎樣才算是「和中央對抗」)。當民意調查電話來到,問題某些字句說出了他們關注的重點,便朝着這個方向去思考和回答問題,出現了文首所說看似是矛盾的情况。
對香港人而言,再不喜歡誰人當特首也好,也不用勞煩你把他們篩走,我們自己懂得選擇。你夾硬要把某些人篩走了,除了是剝奪香港人的選擇權外,也顯示出對普遍香港人的不信任。
信任是雙向的,國家都不信香港人,還憑什麼要求香港人相信國家、對國家有歸屬感?經歷這麼多年的政改爭議,信任都所餘無幾了,真打算把最後這根稻草也搬出來嗎?
作者是民主黨副主席、Roundtable Community副總幹事
我當然不認為香港人接受先篩選再投票的特首選舉,我估計若問題倒轉過來,問香港人是否支持有機制令泛民主派候選人不能夠參選,反對者便會佔多數了。假定我的判斷正確,那香港人在想什麼?是自相矛盾嗎?
香港人其實很一致,過去一次又一次的選舉已經顯示出香港人是非常實際的一群人,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議選舉,可以分別投票給建制和泛民主派陣營。2007年和2012年兩次特首小圈子選舉,泛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度都遠遠落後,也是香港人「實際」的另一明證。誰人適合當特首,誰人適合監察政府施政,香港人心裏有數。
實際的香港人不喜歡你把泛民的候選人篩走,同時,也不希望未來的特首「和中央對抗」(先別討論怎樣才算是「和中央對抗」)。當民意調查電話來到,問題某些字句說出了他們關注的重點,便朝着這個方向去思考和回答問題,出現了文首所說看似是矛盾的情况。
對香港人而言,再不喜歡誰人當特首也好,也不用勞煩你把他們篩走,我們自己懂得選擇。你夾硬要把某些人篩走了,除了是剝奪香港人的選擇權外,也顯示出對普遍香港人的不信任。
信任是雙向的,國家都不信香港人,還憑什麼要求香港人相信國家、對國家有歸屬感?經歷這麼多年的政改爭議,信任都所餘無幾了,真打算把最後這根稻草也搬出來嗎?
作者是民主黨副主席、Roundtable Community副總幹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