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Landed China》作者戴龍:港辣招阻外國人置業 難吸人才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9日 21:35
2013年05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來港定居逾20年的Christopher Dillon(取了中文名字戴龍,圖),從事寫作、顧問工作,先後寫了3本書籍教授外國人在香港、日本及中國內地置業買樓竅門及注意的地方,對於港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及買家印花稅(BSD),戴龍認為,除了打擊內地買家外,連其他在港工作的外國人士也受影響,某程度削減了香港的吸引力,而本港空氣污染嚴重、國際學校學位不足及相關配套問題,對在港的外國人影響更甚。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攝影 劉焌陶

戴龍表示,本港樓價位處高位,屬一個「非典型泡沫」,「(樓價高企)是由環球放水所引致,而在低息以及通脹支持下,買樓投資是理性的做法」。


港成功因素 在匯集各地人才

有評論認為對外國買家不公平,他承認,買家印花稅對外國用家來說是苛刻及強烈的措施(harsh and strong)。他指出,港府處境很困難,樓價的確很高,「過去香港成功的地方,靠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才,但有關做法在某程度損害了香港的吸引力。」不過他補充,比起買家印花稅,本港空氣污染嚴重、學位不足及相關配套問題的影響更加明顯,租金水平過高亦影響營商問題。


外國人幼兒教育配套不足

戴龍自言有3個小朋友,對教育問題比較關注,在港適合外國人子女的教育配套不足,特別是幼兒教育配套不足。「愈細個教育愈難搞,16歲搵學校易,反而5歲搵幼稚園、小學更難。」


Christopher表示,打算在港置業的外國人一般最關注價錢,第二則是居住地點的環境、附近鄰居又是什麼人等。近年樓價高企已令他們受到影響,如過去外國人一般居於傳統豪宅區,如九龍塘、中半山、山頂等地,但現時明顯多了外國人轉往太古城、南丫島、青衣等地找居住地方。


樓市周期長 投資物業忌急放

談到他個人投資,由2002年起,先後購入3項物業,包括中環一層寫字樓、黃竹坑工廈一單位和薄扶林的居所。他強調,投資物業要視乎個人財務能力、對外圍環境逆轉抗力等,選擇適當時間入市亦很重要,但普遍而言,應長線持有,因往往是5年至10年才見到一個周期,大忌是急放。


他透露,2002 年他「小試牛刀」斥資100萬元,買入中環嘉咸街一層乙級寫字樓,翌年碰上SARS爆發,樓市再大跌,但因為一直撐得住不會貿然放售,到樓市漸有起色,於出售時物業升值高達4.5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