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半年港股跟隨A股迎接「大時代」,大家以為齊齊迎接牛市,A股卻於最近2個月內忽然暴瀉,令內地政府也要「暴力救市」。到底今次「阿爺」救市是否合理?最後會否演變成經濟「爆煲」?今期「湯文亮會客室」請來資深投資者、才子蕭若元,與大家一同研究今次內地跌市與救市所反映的問題。
˙湯:紀惠行政總裁 湯文亮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 陸振球
˙蕭:資深投資者及時事評論員 蕭若元
陸、湯:近期內地與香港股市「天翻地覆」,有人說「阿爺」救市是瘋狂的,那你對此有何看法?
蕭:內地股市本身為政策市,造出來的是「政策牛」,既然這是政策牛市,當大市下跌,那政府就有責任去救市。如果北京下定決心,就一定可以救到股市,按照整個內地股市已發行股本計,投資者手上約為7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政府將其中3萬億至4萬億元股份接手便能化解危機,在低位接貨,人行亦製造了相同金額出來,當投資者沽出股票後,將金錢都存入銀行,整件事就沒事。但我見到的卻是400年來未曾見過的事,第一就是出動公安拘捕「惡意沽空」者,第二就是給所有上市公司5條路,要不你自己買回所有股票,要不管理層買回所有股票,要不借錢給管理層買回股票,要不派發高息,要不buy back(回購)。
中港基調不同 港股下跌空間小
湯:內地1000多隻A股停牌,假設我是普通股民,會「頂住條氣」,想賣也賣不了,如身在賭場中,我明明正在贏錢,或者只是想離開,但你卻封枱!
陸:香港今次也下跌數千點,但由於吸收了2008年及以前停市經驗,所以相對理性得多。
蕭:香港與內地股市的基調不同,其中香港市盈率11倍橫行了4至5年並無上揚,恒指介乎22,000至24,000點之間,但企業盈利上升了數成,所以港股下跌空間不大,22,000至24,000點更是鐵底,但正因A股停牌潮,才令港股急瀉至23,000多點,令內地持有細價股的投資者全數斬倉。
陸、湯:有些人認為內地政府今次救市,顯示其野蠻一面,對未來經濟開放並非好事。
蕭:今次跌市令人民幣更加不敢開放。為了引入更多外資進入內地,原本打算開放股市及資本帳,但外資不能用公安去嚇他吧,那內地一定不敢再開放,香港便能起到重要的緩衝作用,令香港地位更重要而不可或缺。
陸:數個月前A股不斷攀升,H股卻無人問津,因為A股有大孖沙托上去,現在真正價值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要重新審視H股的優勢,變相對香港有利。但傳統智慧指股市比經濟先行6至9個月,今次大跌市是不是內地經濟爆煲先兆?
臨「中等收入陷阱」 內地增長放緩
蕭:經濟體持續20年每年增長約一成,歷史上曾經出現,諸如明治維新、亞洲四小龍均曾試過,但直至遇到「中等收入陷阱」及「路易斯拐點」,令增長不能持續。1980年香港取消抵疊政策,人口不再無限供應,令勞動力價格飈升,當時我做生意時要一年加兩次人工才能挽留員工。內地2012年新增就業人口少於退休人口,人口紅利用完,內地因有一孩政策,到時來勢會更嚴重。亞洲金融風暴其中一個原因,亞洲增長是靠不斷人口補充,一失去了人力補充,就要依據「中等收入陷阱」。一到11,000美元,大部分國家都停滯不前,要再增長則很困難,怎能以倍數增長?
湯:這的確很難做到,內地經濟今年也很難「保七」,不過內地應該能夠造數。
中國人儲蓄多 致通脹不高
蕭:目前內地經濟不會崩潰,只會放緩,原理上每年放緩0.5%至1%增長,因其儲蓄及外匯儲備依然充裕,一有問題就用錢頂住,可以頂住很多年。中國貨幣供應增長佔全球六成,90年代中國貨幣供應只有約10萬億元人民幣,現在則逾120萬億元人民幣,較美國高出一倍。為什麼沒問題呢?是因為中國人傾向將金錢儲蓄而不花費,令貨幣速動性低,所以通脹不高。
陸、湯:會客室首位嘉賓林奮強認為中國好,則香港也好,但其實若中國不好,對香港反有利,就如今次大跌市,市場在內地投資都要考慮,如果上市倒不如選址香港。
蕭:如讀歷史,會得出與林奮強完全相反的觀點,事實是每次內地「愈大鑊」,香港則「愈快樂」,香港就如以前的上海租界,當國內發生動亂時,租界則愈繁榮,今次跌市更突顯香港重要。
■有片睇,在本期「湯文亮會客室」才子蕭若元,與大家一同研究今次內地跌市與救市所反映的問題。欲收看更多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湯文亮會客室]
˙湯:紀惠行政總裁 湯文亮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 陸振球
˙蕭:資深投資者及時事評論員 蕭若元
陸、湯:近期內地與香港股市「天翻地覆」,有人說「阿爺」救市是瘋狂的,那你對此有何看法?
蕭:內地股市本身為政策市,造出來的是「政策牛」,既然這是政策牛市,當大市下跌,那政府就有責任去救市。如果北京下定決心,就一定可以救到股市,按照整個內地股市已發行股本計,投資者手上約為7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政府將其中3萬億至4萬億元股份接手便能化解危機,在低位接貨,人行亦製造了相同金額出來,當投資者沽出股票後,將金錢都存入銀行,整件事就沒事。但我見到的卻是400年來未曾見過的事,第一就是出動公安拘捕「惡意沽空」者,第二就是給所有上市公司5條路,要不你自己買回所有股票,要不管理層買回所有股票,要不借錢給管理層買回股票,要不派發高息,要不buy back(回購)。
中港基調不同 港股下跌空間小
湯:內地1000多隻A股停牌,假設我是普通股民,會「頂住條氣」,想賣也賣不了,如身在賭場中,我明明正在贏錢,或者只是想離開,但你卻封枱!
陸:香港今次也下跌數千點,但由於吸收了2008年及以前停市經驗,所以相對理性得多。
蕭:香港與內地股市的基調不同,其中香港市盈率11倍橫行了4至5年並無上揚,恒指介乎22,000至24,000點之間,但企業盈利上升了數成,所以港股下跌空間不大,22,000至24,000點更是鐵底,但正因A股停牌潮,才令港股急瀉至23,000多點,令內地持有細價股的投資者全數斬倉。
陸、湯:有些人認為內地政府今次救市,顯示其野蠻一面,對未來經濟開放並非好事。
蕭:今次跌市令人民幣更加不敢開放。為了引入更多外資進入內地,原本打算開放股市及資本帳,但外資不能用公安去嚇他吧,那內地一定不敢再開放,香港便能起到重要的緩衝作用,令香港地位更重要而不可或缺。
陸:數個月前A股不斷攀升,H股卻無人問津,因為A股有大孖沙托上去,現在真正價值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要重新審視H股的優勢,變相對香港有利。但傳統智慧指股市比經濟先行6至9個月,今次大跌市是不是內地經濟爆煲先兆?
臨「中等收入陷阱」 內地增長放緩
蕭:經濟體持續20年每年增長約一成,歷史上曾經出現,諸如明治維新、亞洲四小龍均曾試過,但直至遇到「中等收入陷阱」及「路易斯拐點」,令增長不能持續。1980年香港取消抵疊政策,人口不再無限供應,令勞動力價格飈升,當時我做生意時要一年加兩次人工才能挽留員工。內地2012年新增就業人口少於退休人口,人口紅利用完,內地因有一孩政策,到時來勢會更嚴重。亞洲金融風暴其中一個原因,亞洲增長是靠不斷人口補充,一失去了人力補充,就要依據「中等收入陷阱」。一到11,000美元,大部分國家都停滯不前,要再增長則很困難,怎能以倍數增長?
湯:這的確很難做到,內地經濟今年也很難「保七」,不過內地應該能夠造數。
中國人儲蓄多 致通脹不高
蕭:目前內地經濟不會崩潰,只會放緩,原理上每年放緩0.5%至1%增長,因其儲蓄及外匯儲備依然充裕,一有問題就用錢頂住,可以頂住很多年。中國貨幣供應增長佔全球六成,90年代中國貨幣供應只有約10萬億元人民幣,現在則逾120萬億元人民幣,較美國高出一倍。為什麼沒問題呢?是因為中國人傾向將金錢儲蓄而不花費,令貨幣速動性低,所以通脹不高。
陸、湯:會客室首位嘉賓林奮強認為中國好,則香港也好,但其實若中國不好,對香港反有利,就如今次大跌市,市場在內地投資都要考慮,如果上市倒不如選址香港。
蕭:如讀歷史,會得出與林奮強完全相反的觀點,事實是每次內地「愈大鑊」,香港則「愈快樂」,香港就如以前的上海租界,當國內發生動亂時,租界則愈繁榮,今次跌市更突顯香港重要。
■有片睇,在本期「湯文亮會客室」才子蕭若元,與大家一同研究今次內地跌市與救市所反映的問題。欲收看更多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湯文亮會客室]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