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指差估署數據未反映實况 學者首推劏房租金指數 劏房租金4年升半 倍超細單位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1日 20:35
2015年12月21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差餉物業估價署計算各類住宅的租金指數時,無獨立的劏房租金數字,被指難反映基層住屋實况。中大未來城巿研究所土地資源及房屋政策中心聯同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昨首次公布劏房租金指數,發現過去4年劏房租金升逾56%,同期差估署的甲類住宅(實用面積430平方呎以下)租金指數僅升21%,反映政府數據低估基層住屋問題,促改建閒置建築物成短期房屋。


研究人員過去一年調查107個劏房戶,核查其月租及實地測量劏房面積,藉此對比差估署對完整單位的估值,再推算出2014年10月劏房租金指數為350.5,較差估署同期的甲類住宅租金指數的177.4高出一倍,連同電費的劏房租金指數則為370.1。


研究以劏房戶的起租期推算過去4年的租金升幅,租金指數由2012年9月的349.4升至今年10月的543.4,升幅高達56%,同期甲類住宅租金指數則由157.3升至190.8,僅升21%。


姚松炎:政府房策可參考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解釋,因各區單位受雜費及環境等因素影響,劃一計算難以反映實况,故有別於以各區劏房平均租金計算劏房租金指數,該研究集中比較同一單位變成劏房後的租金變化。


姚松炎認為,數據反映劏房戶面對的租金壓力比一般細型私樓單位住戶更大,並呈現愈住愈貴的現象。


他冀今次的科學化計算方法,能為劏房戶提供市場資訊以判斷加租是否合理,並供政府制定房屋及租金政策時參考。


團體倡空置校改過渡房

日前政府發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指出,劏房戶由去年8.55萬升至今年8.76萬。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賴建國表示,劏房戶有持續上升趨勢,相信短期難解決住屋問題,建議政府未來3至5年將現有閒置建築物如空置校舍、市建局的安置單位等改建為過渡性房屋供基層市民入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