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通脹持續升溫,政府昨公布最新消費物價指數,12月錄得3.1%為兩年以來最大升幅,其中一般基層常購食物如紅衫魚、番茄,必備食材砂糖等,與2008年香港同樣面臨通脹時比較,價格升幅高達兩至四成。基層市民最受通脹之苦,被指「物價高過灣仔」的天水圍,一班居民更首當其衝,精打細算的天水圍師奶唯有「罷買」天水圍街市,寧願到元朗入貨。
日前有團體發現天水圍的領匯街市,不少貨品價格高於其他地區,包括灣仔。記者翻查領匯年報,發現其中頌富商場的租金收入於去年上升兩成,冠絕天水圍其他領匯街市。
天水圍物價高 主婦元朗買餸
為體驗天水圍主婦如何慳家,記者昨跟隨3名天水圍師奶到頌富街市「買餸」,結果師奶「齋睇唔買」,投訴該區物價遠高於鄰近的屯門、元朗,「有些蔬菜、生果更貴近1倍」,「我們寧願周日到鄰區入貨」。
一家四口、月入1萬元多的梁彩琴,居於天水圍公屋近17年。她形容,煮一餐飯有肉、菜及魚,「在元朗買大概要60元,天水圍就要100元」。為對抗通脹,她每次到元朗例必大手入貨,「例如買菜,一買就兩斤。天水圍師奶個雪櫃都大啲,因為要儲下便宜貨」。梁說,不介意食物質素:「食冰鮮肉平啲,會食少啲新鮮(肉)。有時鮮魚價格貴,也會寧可買死魚食。」
她又說,天水圍有一個「天光墟」,有市民會趁早上執法人員及街市未開檔,「走鬼式」擺賣衣服、菜、糧油食品,她聽聞價格稍低,「但要在清晨6時到達,我未曾光顧過。」
「我們班天水圍師奶,會互通格價消息,有時見到特價貨,會向朋友鄰居通風報訊、或為友人多買一份。」另一主婦許佩英,一家五口靠任職司機的丈夫1.2萬元收入,「見到蔬果爛、隔夜都會買,貪平嘛」。
商場店東﹕租金10年翻一倍
在頌富商場經營零售店的黎先生,已在商場開業逾10年,他指現時租金較10年前高一倍,嘆說:「政府賣咗家當畀領匯,都預咗佢加價,都無辦法。」
政府昨公布最新物價指數,12月份指數升3.1%,升幅是繼2009年1月以來新高。剔除政府推行電費補貼及豁免公屋租金等措施,12月升幅為2.8%。至於2010年全年消費物價指數則為2.4%,與政府今年初預測全年通脹2.3%接近。
內地嚴寒 輸港海鮮價格急升
另外,近日內地受嚴寒天氣影響,輸港海鮮價格急升。屯門新墟魚檔檔主陳先生表示,近期鮮鮑魚來貨價上升,鮮鮑魚每斤「原本70幾蚊都有,家要80幾90蚊」,客人亦因價格上升而「手緊咗,買一斤嘅變買半斤」。他說,農曆近年將至,預期來貨價會繼續上升,但市民過年也愛吃鮑魚,故會繼續入貨。
明報記者 - 黃靜雅 盧曼思 賴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