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銀行業近日再現資金「旱情」,就在內銀存款準備金上繳日(1月20日)當天,內地銀行同業隔夜及貨幣市場指標利率——7天回購利率曾分別飈升逾3厘及2厘,突破6厘關口,超越去年底高位,及至昨日各期限資金依然呈緊張局面。內地傳媒報道,有部分銀行甚至拿不出足夠的資金繳付存款準備金,人民銀行周四已啟動約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定向逆回購操作,向市場釋放資金。分析預料,農曆新年前,內地資金緊張局面仍將持續。
去年底,內地銀行為年底達到監管要求而急切張羅跨年資金,令銀行間貨幣市場頓時陷入緊張狀態,隔夜拆息抽升至逾5厘。踏入今年1月,內地銀行的信貸大閘重新開啟,銀行拆息一度從高位急速回落,返回去年較低水平,隔夜拆息徘徊於2厘水平。
繳款日抽走3500億
惟銀行1月信貸投放勇進,市傳今年首兩周,四大行新增貸款達3400億元,加上內地通脹壓力升溫及熱錢持續湧入,人行於是1月14日突然公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本周四為繳款日,在市場抽走3500億元,令內地銀行間資金再度吃緊。
人行停發央票 預示資金緊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吳慶向本報表示,內地拆息抽高,一來反映市場資金真的緊張,因為人行於1月20日實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市場因應日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預期人行快將加息的事先反應。他續指出,人行本周停發央票,相信是意識到市場資金抽緊的情况。
內地《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儘管本周公開市場淨投放資金達2490億元,但由於最近這一次存款準備金率「過於意外」,部分商業銀行仍然拿不出足夠資金繳款。
對於市傳有部分銀行交不出準備金,吳慶認為,「隨着人行用上差別存款準備金作為調控工具,這種情况會更普遍。」他認為,差別存款準備金本來就是一種懲罰性手段,旨在調控銀行的信貸投放,而銀行若過於積極放貸而被徵收差別存款準備金,資金自然會變得緊絀。
報道續指出,2004年至2007年,人行每年均於春節前一周進行一次逆回購操作,而人行是次啟動500億元定向操作(為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中的兩家),體現人行維護春節前市場資金面秩序的意圖。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目前銀行間貨幣市場的緊張狀態,不會影響人行進一步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的步伐,「關鍵是銀行需自行調節,減少資產規模,包括貸款及債券。」
(明報記者劉欣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