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糧買原材料期貨大蝕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22日 08:50
2011年01月22日 08:5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大型農產品加工商中糧控股(0606)未能受惠通脹,昨反發盈警,稱受內地油籽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在套期保值方面產生虧損,料去年盈利按年跌13%。依此推算,中糧去年盈利約1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市場普遍預期低逾三成。

據申銀萬國消費品分析師王海濤分析,去年下半年油籽價格創新高,相關業務盈利應能保持平穩,如今大幅倒退,想必是在套期保值方面有投機成分。公司昨股價收報8.5元,跌2%。

券商指疑涉投機活動

中糧控股去年上半年錄得盈利約13億元,按年大增28%。王海濤指出,其中4至5億元來自油籽業務的期貨套期保值的利潤,故實際盈利約8億至9億,由於去年未有新產能投放,料全年盈利可達16億元,加上套保收入,至少可在21億元以上。

但據中糧通告,預計去年盈利按年下跌13%,照09年盈利19.5億元推算,僅得17億元左右。公司方面解釋,去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市場大幅波動,公司針對油籽業務的套期保值產生期貨虧損。

另外,中糧於內地積極發展小包裝大米銷售業務,以拓展市場份額,由於前期於渠道建設及營銷方面投入較大,外加原料大幅攀升,令其大米業務盈利水平下降。

王海濤表示,中糧去年大米業務盈利倒退可以理解,因其加大內銷,而內銷的毛利僅及出口的一半。中糧去年上半年大米貿易及加工業務經營溢利僅為8500萬元,遠不及油籽加工的16.1億元,所以,該業務板塊對實際盈利影響較微。

相較而言,去年上半年油籽業務卻佔到整體溢利的70%。王指出,今年內地油籽售價於10月創出每噸400元的新高,後因政府調控急速下跌,到年底僅有160元,但實際下半年售價仍高出上半年,故中糧相關業務盈利應能保持平穩。但因中糧同時與透過內地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來規避原料及相關產品的價格波動,隨着國際油籽價格今年下半年逐漸走高,其虧損也加劇。

但王強調,一般情形下,套保的虧損和公司盈利間大致能維持平衡,如今中糧套保大幅虧損,顯示其套保超過正常需求,多少有投機成分,恐將引發市場對公司管理層的不信任。中糧套保錄得虧損已非首次。

分析:恐將引發市場不信任

另外,由中糧分拆出的中國食品(0506)昨宣布股東特別大會投票結果,動議批准中糧財務根據財務服務框架協議提供的存款服務及有關上限遭否決,原財務框架有效期將至2013年底,今年的建議按日上限為8億元。

(明報記者蘆歡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