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株草、一張黃大仙籤文、一個民主女神像……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小東西,卻見證了香港立法會變遷。1997年6月23日,距離回歸只有8天,一班準備「落車」(或上另一架車)的立法局議員,精心挑選了小禮物放入時間囊,然後埋入立法會停車場地底,準備10年後出土。不過由於立法會大樓搬遷,「出土日」配合推遲到今年7月中,才能再次打開這份長埋了14載、見證香港政壇風雲的歷史。
這個即將在今年7月18日「重見天日」的時光錦囊,內藏53份「小禮物」,當中50份屬於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另3份的主人則是時任經濟司的葉澍堃、時任恒生副行政總裁的陸觀豪及前一屆立法局議員鄭海泉。
司徒華放平反六四表決
翻查立法會秘書處的清單,這53份小禮物都別有心意。民主派的大多與六四及政制有關,例如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便放入當年立法局辯論六四議案,所有議員的演辭及投票結果,當年立法局罕有地以29票對1票,通過他提出的「八九民運六四事件必須平反」動議。當時華叔曾在立法局稱:「10年後,打開這時間囊時,也許我看不到,但總有人看到,雖然今天有些人沒有發言,沒有參加表決,但拿出來時人們也會問,為何他們不在這裏呢?躲藏了在哪裏呢?為何會無地自容地躲藏起來呢?」
時間囊的其他物品,亦見證香港政壇變遷,例如陸恭蕙放入剛剛創立的民權黨政綱、前港進聯主席劉漢銓則放入該黨出版,紀錄香港回歸歷程及文章,但現時民權黨及港進聯,都已經消失於政壇。而唯一親台議員、一二三民主聯盟的任善寧,則放入國父孫中山的照片,但14年後任的兒子任亮憲,卻在政壇經歷大起大落。
梁耀忠放「臭罌臭草」
相反,已由議員「步步高陞」至特首熱門人選的唐英年,當年就放入一張行政會議的全家福,以及工業政策大綱;但最為幽默的,就要數街工的梁耀忠,梁在1996年因為以一句「臭罌出臭草」形容特首籌委會,因而被逐出議會廳,他於是在時間囊內放入一個玻璃瓶,瓶內正好有一株草,相信在14年後,那株小草名副其實成為「臭草」了。
梁耀忠向本報表示,從沒為這句話後悔,而14年後回首,更證明自己當年絕對正確,「過去兩個特首都不是獨立運作,都是緊跟中央,由小圈子選出,證明真是臭罌出臭草!」
新大樓將再埋時間囊
時間囊出土後,會放在添馬艦新立法會大樓展覽。立法會議員正計劃進行另一個大計,在新址再放入全新的時間囊,梁耀忠表示,會繼續關注中央與特區關係;14年前放進一份六四紀念圖集的民主黨涂謹申則表示,會繼續放置與六四有關的物品,直至平反的一天。
明報記者 高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