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高樓利地價 李光耀:死後拆我官邸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22日 05:59
2011年0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若我死了,就把房子拆掉!」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透露,已指示內閣在他去世後,將其坐落當今黃金商業地段的官邸拆卸重新發展。根據李光耀接受《海峽時報》獨家專訪內容撰寫的新書《Lee Kuan Yew: Hard Truths to Keep Singapore Going》昨日出版,《海峽時報》同日刊出書中章節。李光耀在書中道﹕「我已告訴內閣,等我死了,就把房子拆掉。因為我的住宅鄰近房子都不得建得高,拆卸房子後就能改變規劃,建得高些,土地價值也可隨之上揚。」

87歲的他,於1940年代起就住在市中心烏節路的一幢英國殖民地時代平房。除了1965年獨立初期出於安全考慮,他和家人搬出暫住了幾周外,他住在該處迄今近70年。其3名子女,長子現總理李顯龍、次子李顯揚和女兒李瑋玲均在那兒成長。執政人民行動黨1954年成立前,創黨成員也多次聚集在李光耀住宅的地下室開會,商討政黨名稱、黨徽、理念,以及新加坡的未來,故那兒也是孕育人民行動黨的地方。

建成逾一世紀 專家籲保育

李光耀稱,大屋原屬一名猶太商人,建成至今已逾一世紀。儘管房舍的柱子仍很牢固,只有一些牆壁裂縫,但將來保留和維修的費用勢將巨大。他還說﹕「我看過其他名人故居,像尼赫魯(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的、莎士比亞的,它們開放不久後就變得一團糟。我不認為住過那兒的小女、內子和我,或是在那兒成長過來的小兒們,會怨嘆房子拆卸。他們都有舊照可緬懷過去。」

但當地一些建築與古蹟保存專家認為,從文化遺產角度看,李光耀的官邸深具歷史意義,應該得到保留。有受訪民眾說,新加坡寸土如金,李光耀要拆掉住宅重新發展土地,是很可敬的想法,但保留一些具歷史價值的遺迹也是必要的。有輿論更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由新加坡人民公投決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