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勞動力成本急升,從事帽品、專利產品及旅遊紀念品製造業務的飛達帽業(1100) 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表示,計劃於三年內將一半生產線從珠三角搬遷至孟加拉,再為珠三角製造業企業敲響警鐘。本港中小企及廠商等商會估計,未來3至5年內,將是製造業企業淘汰的高峰期,相信有30%至40%的公司會因無法轉型而倒閉。
顏寶鈴透露,公司下周便會派團隊去孟加拉考察,與當地工廠商談入股事宜。她指出,「按當地的最低工資,月薪只有43美元(335港元),即使一周工作6天,月薪亦不過60美元(468港元),而且不用包食宿,只消用巴士接送其上下班。」
孟加拉工人月薪 不及中國兩成
「反觀2010年飛達旗下珠三角工廠工人的月薪,已達2600元人民幣,按年增幅高達34%。」儘管如此,她估計,「今年農曆新年過後又會有大批工人不會再回來了。」她坦言,近年一直在為勞工成本問題煩惱,去年上半年工人的流失率特別高。她又指出,去年以2000至2500元人民幣招請大學畢業生,完全無人問津,如此下去工廠轉移勢在必行。
顏寶鈴表示,去年下半年原材料漲價,是困擾公司的另一個問題。她表示,公司決定由以往每半年調整單價,改為每3個月調整一次,有信心今年訂單可增兩成。
中小企聯會:3會員廠房遷四川重慶
近年珠三角勞工成本急升,不少輕工業企業均面臨利潤收窄的困境。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指出,轄下有3名會員近期將工廠遷往四川及重慶等內陸地區,當地人口密度較高,且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如此一來可節省約三成勞工成本。
不過,香港工會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認為,這只是權宜之計,因為保障勞工及提升居民收入已是全國性政策,儘管暫時中西部地區的工資相對較低,但趨勢上而言亦在上升,相信未來與珠三角及沿海地區的差距會逐漸收窄。
工總:3至5年內三至四成廠倒閉
劉達邦與劉展灝均認為,長遠製造業企業的出路仍是產業轉型。然而,劉展灝坦言,並非所有製造業企業都能夠順利轉型,如電子、鐘表及模具類企業就有一定難度。他估計未來3至5年內,將是製造業企業淘汰的高峰期,相信有30%至40%的公司會因無法轉型而倒閉。劉達邦亦認為若不轉型,5年內傳統製造企業會被逐漸淘汰。
(明報記者鄧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