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府擬買內地電 議員憂失能源自主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19日 06:35
2019年05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蘋果》獲悉,港府最快下月提出「香港至2050年長遠減碳策略」的公眾諮詢。諮詢文件建議2050年香港總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六成,八成能源要達到零碳排放,零碳電力來自「區域合作」,亦即與內地聯網引入更多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但文件無提對電價影響。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憂慮,向內地大規模買電,會令香港失去能源自主。


無交代電費加減問題

港府為了履行《巴黎協議》減排責任,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最快下月提出長遠減碳策略公眾諮詢。


消息人士透露,諮詢文件建議香港2050年人均碳排放目標約2噸,較2015年5.7公噸減少65%,港府從衣食住行各方面提出減排建議。由於本港七成碳排放量來自發電廠,諮詢文件建議透過「區域合作」引入零碳電力,但無交代電費會否加價或減價。


消息人士指,要做到八成能源零碳排放,離不開與內地聯網,引入可再生能源和增購核電,勢改變香港電力市場格局,一旦大規模從內地買電,兩電難再有理由增建發電廠,賣電收益亦會大減。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兩電寡頭壟斷香港的電力市場,加電費難以制約。但港人同時亦反對與內地聯網買電,「香港好似澳門咁,靠內地電生存,無咗能源自主性」。他認為,港府應促成兩電聯網互通,加強本地可再生能源發展。


能源學者、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分析,聯網買電對港燈影響較大,港燈在內地缺乏可再生能源項目,而中電與南方電網合作較多,亦有投資核電項目。


現時本地電廠靠燒煤和天然氣供應七成電力,餘下三成從廣東大亞灣輸入核電。中電和港燈憑藉《管制協議》獨佔香港電力市場,去年中電在香港准許利潤達105.6億元,港燈准許利潤51.5億元,現有管制協議到2033年完結。


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在今個月股東周年大會時,未有明確回應公眾諮詢,僅稱本地發電或與內地合作均屬選項。


■記者潘柏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