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圍股市持續向好,但內地製造業數據失色,令接下來公布的經濟數據存有隱憂,或會加劇股市波動。儘管內地通脹壓力預料不大,在歐美放水下,相信中央會採取靜觀其變的策略,政策上短期不會有太大改變,資金流也走向極端,人民幣強勢,相關受惠板塊如內房及航空股續可看俏。匯控(0005)周二公布季度業績,將成為焦點。
中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50.6,指數雖然連續7個月高於50,處於擴張水平,但季節性旺季不旺,擴張不僅沒有加速,反而出現放緩,突顯經濟活動的疲弱,內地下周一(13日)公布4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或加深市場對經濟放緩憂慮。
經濟增長乏力,加上本周四(9日)公布的通脹料溫和,或催生較寬鬆貨幣政策,或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及加快改革預期。不過,美國經濟復蘇轉弱,加上財政緊縮措施帶來的風險,聯儲局上周提出買債規模可減可增,令市場對收水預期降溫;歐洲央行一如預期減息0.25厘,面對全球流動性氾濫,中國正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相信不會草草急於出招刺激經濟,因此勿對有新政策出台抱太大期望。
內需數據尚穩 家電手機股仍可炒
從4月份製造業PMI數據顯示,部分反映內部需求的數據尚算穩定,成為經濟不明朗下的亮點,難怪家電、手機及日用品消費等長炒長有。經濟不振,樓市調控壓力減,內房股可望再上一層樓;航空業一方面受惠人民幣升值,且具內需概念,倘旅遊市場回暖,隨時有機會振翅高飛。
明報記者 謝偉龍、崔競文、劉思明
中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50.6,指數雖然連續7個月高於50,處於擴張水平,但季節性旺季不旺,擴張不僅沒有加速,反而出現放緩,突顯經濟活動的疲弱,內地下周一(13日)公布4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或加深市場對經濟放緩憂慮。
經濟增長乏力,加上本周四(9日)公布的通脹料溫和,或催生較寬鬆貨幣政策,或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及加快改革預期。不過,美國經濟復蘇轉弱,加上財政緊縮措施帶來的風險,聯儲局上周提出買債規模可減可增,令市場對收水預期降溫;歐洲央行一如預期減息0.25厘,面對全球流動性氾濫,中國正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相信不會草草急於出招刺激經濟,因此勿對有新政策出台抱太大期望。
內需數據尚穩 家電手機股仍可炒
從4月份製造業PMI數據顯示,部分反映內部需求的數據尚算穩定,成為經濟不明朗下的亮點,難怪家電、手機及日用品消費等長炒長有。經濟不振,樓市調控壓力減,內房股可望再上一層樓;航空業一方面受惠人民幣升值,且具內需概念,倘旅遊市場回暖,隨時有機會振翅高飛。
明報記者 謝偉龍、崔競文、劉思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