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鍾倫納﹕恐怖主義在波士頓的意外效果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7日 06:35
2013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回教恐怖分子在波士頓馬拉松放置炸彈的行動,產生了一些恐怖主義者期望的意外效果,其中一項是促進了美國的團結。有不少美國人不同意政府的外交政策,在參與長跑這類人士之間,頗多對政治不感興趣甚或反對政府者。波士頓尤多左傾分子,但也有居民持茶黨或反政府干預的態度,這趟對馬拉松觀眾的傷害,至少在短期間,把這幾類人中不少都團結起來了。


促進了美國的團結

連結這幾類人的最重要推手是傳媒,它們做得比美國政府更有效。很多電視和電台都撥出比一般新聞多的人員和時間去報道,那些以新聞為主的傳播界更日以繼夜地追探線索、採訪各類稍有關係的人士,從波士頓到車臣和其他俄國地區。但傳播者和受眾的注意力,卻大多數集中對美國國內的損害,而非對回教國際聖戰主義的追查,對疑犯的誕生地車臣則點到即止,此後車臣要從俄國獨立出來的希望,便不易得到美國人支持了。


國家公共電台(NPR)有一段頗具代表性的採訪,報道者並不着意煽情,受害者並不專注怨恨,她的情緒和思潮起伏,卻反映出一般美國人為何會因而更滿意他們的社會,甚至支持其政府。事發那天,一位47歲的女士跟丈夫和女兒興冲冲地擠近馬拉松終點,希望跟快跑畢全程的朋友打氣,豈料兩聲巨爆之後,她感到劇痛,兩腳血肉模糊。「我的腳還在嗎?」「在!」她丈夫一面安慰她,一面環顧新危險的來源,一面找尋女兒的下落。母女終於在醫院裏相聚,女兒險些失去一腿,母親卻從此失去了雙腳。


當天的受害者算幸運,因為馬拉松賽會預早安排了大量救護車,波士頓治安人員熟悉賽事現場,迅速處理秩序。波士頓醫院又特別多,急救設備充足,而且爆炸時剛好遇上換班,兩批交更的醫護人員都全體投入,除了現場死亡,所有入院者都得保性命,雖然十多人的下肢都須截斷了。


跟醫務人員一樣能顯現美國社會應急能力的,是警務人員的投入。跟許多電影情節相同的,是警員被兇徒無情槍殺,這趟的不同是各刑警部門之間不見明爭暗鬥。投入偵查和圍捕的,除了聯邦、州、市鎮,還有大學和捷運等十多個統屬不同單位的員警及檢控和行政人員。數千人分工,從大量現場和附近攝錄的照片中,兩日之間便辨認出疑兇,公布電子圖像。疑兇準備不足便逃亡,為了急籌措路費而打劫,露相被追。其間多名員警英勇赴陣,多個單位衷誠合作,制訂並執行出慎重和周詳的圍捕方案,避免民間傷亡,終於活捉疑犯。在撤離現場時,居民夾道鼓掌歡送,出現了現代西方社會罕見的警、民、政府和傳媒融洽一致的場面!沒有人質疑動員數千人去圍捕一人是否可算成功,也沒有人追問數千刑警的加班經費如何解決。傳媒樂得把這種良好感受分發全國。


警民政府傳媒融洽一致

美國人很會把壞事變好,化悲憤為力量。馬拉松賽會宣布報名參加明年比賽者大增,次日的棒球賽人頭湧湧,都說不怕兇徒再現,不讓恐怖主義得逞。在未知疑兇身分之前,美國社會能屏着氣息,不去亂猜亂罵(但仍免不了個別打罵看似回教徒者的事件),而是採用了「壯哉波士頓」(Boston Strong)這口號作共鳴。當地官民和舉國傳媒都異口同聲地重複着對波士頓歷史和市民的空泛讚美!


被炸斷了腳那位女士的心路歷程可曲折得多。事發當兒她急切求生,生命穩定下來時渴望保存雙腳,獲悉保腳無望後極度沮喪,認為縱使親人有不斷照顧,她仍會失去行動自由。就在她怨憤難禁的時刻,突然有一位裝上義腿的退伍傷兵到訪,在他開導下,她恢復了對生活的興致。原本不相識的軍民,探索出共同的罪惡來源,增強了對美國國家的歸屬和截肢後的生存意義。


順帶一提的是兩位無端受害的中國人的遭遇。一位是被疑兇上車挾持的商人,他機智地展開對話,說中國人不是回教敵人,爭取到時間去找尋逃走機會,成功逃脫後,告訴警方追蹤他座駕車的方法,破壞了疑犯到紐約行兇的計劃。此後若遇上類似情况,中國人不犯回教的說法也許難再奏效了!另一位中國人是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生,是當場被炸死的三人之一。世界愈來愈細小,任何一國的國民都有無辜受害的風險。作為個人,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自己和親人這種受害風險呢?


作者現居於美國俄亥俄州,曾任教授、研究員和行政主管,個人網址是:http://TomLChung.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