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大馬大選焦點之一,是華人空群向執政聯盟內的華人政黨說「不」。結果聯盟內4個華人政黨慘敗,其中最大華人政黨馬華公會,遇創黨60多年來最黑暗一天,由原本15席變成只剩7席。馬華已表示將不會派人進入內閣或接受官職委任,華人在新一屆政府內的聲音勢將更少。
馬華議席減半
在執政國陣內,馬華是最大輸家之一。大馬華文傳媒昨紛以「政治龍捲風」和「超級政治大海嘯」來形容馬華的遭遇。馬華成立於1949年,是一個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單一種族政黨,然而近年影響力大不如前。在2008年大選中,馬華角逐40國會席位,僅拿下15席,比選前握有31席,少了一半,經已響起警號,未料今回更慘——馬華競逐37國會議席,只贏7席,比上屆大選的15席再減一半,10名正副部長中有8人下馬,令號稱擁有逾百萬黨員的馬華,從執政國陣第二大成員黨,淪為微不足道的「蚊子黨」。
鄙視華人反貪訴求失支持
從以下兩個華人集中地的選情,可以看出華人群起唾棄馬華等政黨的勢頭。在華裔選民高達93.5%的彭加蘭哥打,反對派行動黨的支持率高達89.52%,比上屆68.39%高出約21個百分點,馬華候選人駱保才只得10.48%票,按金也不保。馬華在擁有85.64%華裔選民的武拉必,支持率也只有11.48%,候選人劉一端的按金亦不保。
馬華總會長拿督蔡細歷昨宣布,由於在大選中慘敗,馬華將不會有人進入內閣或接受官職委任,而他也將不會在來屆尋求連任會長。《光明日報》一篇題為「馬華須痛定思痛」的選戰評論文章指出華裔已用無數的大集會,向國陣表明華裔需要的不是「要穩定、不要亂」的社會,而是要打造一個公平及合理的國家及社會制度,「可是馬華始終看不透這一點,對於華裔要求公平的教育制度、反貪腐等課題視而不見,甚至存着鄙視的心態,以致華裔對馬華更加反感」。
(星洲日報/南洋網/光明日報)
馬華議席減半
在執政國陣內,馬華是最大輸家之一。大馬華文傳媒昨紛以「政治龍捲風」和「超級政治大海嘯」來形容馬華的遭遇。馬華成立於1949年,是一個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單一種族政黨,然而近年影響力大不如前。在2008年大選中,馬華角逐40國會席位,僅拿下15席,比選前握有31席,少了一半,經已響起警號,未料今回更慘——馬華競逐37國會議席,只贏7席,比上屆大選的15席再減一半,10名正副部長中有8人下馬,令號稱擁有逾百萬黨員的馬華,從執政國陣第二大成員黨,淪為微不足道的「蚊子黨」。
鄙視華人反貪訴求失支持
從以下兩個華人集中地的選情,可以看出華人群起唾棄馬華等政黨的勢頭。在華裔選民高達93.5%的彭加蘭哥打,反對派行動黨的支持率高達89.52%,比上屆68.39%高出約21個百分點,馬華候選人駱保才只得10.48%票,按金也不保。馬華在擁有85.64%華裔選民的武拉必,支持率也只有11.48%,候選人劉一端的按金亦不保。
馬華總會長拿督蔡細歷昨宣布,由於在大選中慘敗,馬華將不會有人進入內閣或接受官職委任,而他也將不會在來屆尋求連任會長。《光明日報》一篇題為「馬華須痛定思痛」的選戰評論文章指出華裔已用無數的大集會,向國陣表明華裔需要的不是「要穩定、不要亂」的社會,而是要打造一個公平及合理的國家及社會制度,「可是馬華始終看不透這一點,對於華裔要求公平的教育制度、反貪腐等課題視而不見,甚至存着鄙視的心態,以致華裔對馬華更加反感」。
(星洲日報/南洋網/光明日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