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重返23,000點水平,氣勢一時無兩。優質股、價殘股均受到追捧,市場上開始瀰漫熱錢再度湧入的味道。熱錢會否再度泊港?天曉得。看好大市,暫時寧買優質藍籌股,一取其「港闊水深」,一旦熱錢泊港定能受惠;二取其基本因素不俗,本身也具備愈戰愈勇的條件。其中,首推股價剛剛破頂、業務前景亮麗的友邦長(1299)。
港星業務穩健 東南亞潛力大
友邦最大賣點是集團業務遍佈亞洲。守方面,有香港以及新加坡這兩個成熟市場作為骨幹(兩者佔集團去年新業務價值(NBV)的45%);攻方面,有一眾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可以提供大量增長機遇。隨着這些國家的人均收入拾級而上、保險需求持續上揚,集團的業務前景有一定保證。
遠的不說,友邦去年成功收購的馬來西亞ING,已可望為集團今年的業務增長提供一定貢獻。通過整合馬來西亞ING,集團當地業務的NBV將更上層樓,而從中產生出來的協同效應(例如規模優勢等),更可望為集團帶來更長遠的利益。
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市場繼續發力,再加上韓國業務重組後恢復增長動力,不再成為集團的絆腳石,友邦今年的業務表現相信會十分強勁。事實上,集團首季業績便相當亮麗,年度化新保費收入按年增長37%至7.5億美元(約58.5億港元),NBV亦增長25%至2.9億美元,按此走勢,全年NBV要達到20%至30%的按年增幅,難度不大。
前景明朗 值得享有溢價
論估值,友邦今年的預測P/EV為1.5倍,相比起內險板塊的確呈現一定溢價。但筆者認為,雖然中銀監收緊對理財產品的監管,為內險板塊的壽險業務投下曙光,然而相關股份的經營前景其實仍然存在不少不明朗因素。
相較之下,友邦的業務前景的能見度要高得多,估值方面自然值得繼續享有溢價。再者,中國首季經濟表現疲弱,中央政府於扶與不扶之間又似乎仍然舉棋不定,亦成為一眾中資金融股的絆腳石。故短線而言,友邦的上升動力會較強。投資者可以考慮於35元水平吸納,初步目標價40元,跌穿33元水平止蝕。
崔競文
港星業務穩健 東南亞潛力大
友邦最大賣點是集團業務遍佈亞洲。守方面,有香港以及新加坡這兩個成熟市場作為骨幹(兩者佔集團去年新業務價值(NBV)的45%);攻方面,有一眾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可以提供大量增長機遇。隨着這些國家的人均收入拾級而上、保險需求持續上揚,集團的業務前景有一定保證。
遠的不說,友邦去年成功收購的馬來西亞ING,已可望為集團今年的業務增長提供一定貢獻。通過整合馬來西亞ING,集團當地業務的NBV將更上層樓,而從中產生出來的協同效應(例如規模優勢等),更可望為集團帶來更長遠的利益。
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市場繼續發力,再加上韓國業務重組後恢復增長動力,不再成為集團的絆腳石,友邦今年的業務表現相信會十分強勁。事實上,集團首季業績便相當亮麗,年度化新保費收入按年增長37%至7.5億美元(約58.5億港元),NBV亦增長25%至2.9億美元,按此走勢,全年NBV要達到20%至30%的按年增幅,難度不大。
前景明朗 值得享有溢價
論估值,友邦今年的預測P/EV為1.5倍,相比起內險板塊的確呈現一定溢價。但筆者認為,雖然中銀監收緊對理財產品的監管,為內險板塊的壽險業務投下曙光,然而相關股份的經營前景其實仍然存在不少不明朗因素。
相較之下,友邦的業務前景的能見度要高得多,估值方面自然值得繼續享有溢價。再者,中國首季經濟表現疲弱,中央政府於扶與不扶之間又似乎仍然舉棋不定,亦成為一眾中資金融股的絆腳石。故短線而言,友邦的上升動力會較強。投資者可以考慮於35元水平吸納,初步目標價40元,跌穿33元水平止蝕。
崔競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