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於2013至14年度獲政府額外撥款1.68億元,加大醫管局藥物名冊、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的藥物資助項目,預料有3200名病人受惠,新增及擴闊共26種藥物的資助範圍,當中六成半是癌症藥物;而一款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亦首次納入撒瑪利亞基金資助,但仍沿用過往曾被指門檻過高的「步行100步」審批標準。有病人組織認為不應硬性規限用藥審批標準。
料3200病人受惠
公立醫院本年度擴大藥物資助,藥物名冊、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的醫療援助項目,會新增14種藥物資助及擴大現有12種藥物的資助範圍,其中17項為癌症藥,佔整體六成半。藥物名冊及撒瑪利亞基金的新資助已於上月生效,關愛基金新資助則將於8月生效。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相信肺癌患者屬今次最大得益者,因兩種肺癌標靶藥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每月藥費約1萬至2萬元,現今納入關愛基金資助,預計有700多名患者受惠。
除了癌症藥物,3種柏金遜症藥物亦由自費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的專用藥物;4款專治嚴重牛皮癬的藥物則分別納入關愛基金及撒瑪利亞基金的資助。
不過,撒瑪利亞基金新增一款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芬戈莫德(Fingolimod),但病人通過資產審查後,仍保留「步行100步」以證明有一定活動能力的審批標準。此標準過往曾被指門檻過高。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外務副主席林志釉表示,今次資助所涵蓋的病科較以往多,對撥款感歡迎,但認為如多發性硬化症等病症,應視乎病人本身的身體狀况審批藥物資助申請,不應訂立硬性標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