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幣保單走紅 注意投資期長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9日 06:35
2013年05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持續升值,近月港元兌人民幣跌穿0.8水平,100港元只兌得79.4元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對相關產品有刺激作用,中銀人壽執行總裁蔡中虎也透露,過去3星期人民幣保單佔產品總比重便由五成多升至六成,可見人民幣相關產品又再熱賣。為何人民幣保單大受歡迎,主要是不受每日兩萬元兌換限制,投保人可以即時將大量港元轉換成人民幣,以捕捉其升勢。部分人民幣保單的保證回報與在港做人民幣定存的利息差不多,但遠低於在內地開立人民幣戶口的利息及企業債券息率。而且投保期一般較長,故投保人要有準備這筆資金不是短期急需。


市場一直預計人民幣每年會升值3%至5%,在中國股市未有起色的環境下,人民幣產品回報變得吸引。人民幣存款利息有近1厘,較港元利息高。而人民幣其他產品也受到市場歡迎,其中人民幣保險適合一些較長線看好人民幣,亦有人壽保障需要的人。若只為投資,可選靈活性較高的人民幣企業債券,因為中途可以沽售,人民幣保單多數要供款2至3年,投保年期長達5至6年,中途離場會損失本金及利息。


不受每日2萬元兌換限制

投保人士選擇人民幣保單,相信主要想捕捉其升值空間,但現時人民幣非流通貨幣,若持續升值,投保人士要留意一個風險,就是愈供愈貴。避免這風險,投保人可以一次過換入一至兩年的供款,不受每日兌換兩萬元的限制,但若採取分期換匯的策略,有機會愈換愈貴,所以最好持有一定人民幣金額,不用每次交保費才換入人民幣。相反若人民幣貶值,其保險產品最終回報率亦會被拖累,甚至較以港元或美元投保所享的回報更低。


投保人民幣保單要留意除了匯率風險外,也要留意保證及非保證息率的分別。保證部分是保險公司承諾的,應該會兌現,非保證部分保險公司也盡力去做,不過,若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欠佳,例如出現金融海嘯,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在投資方面難有好回報,非保證部分就有機會不能達標。


現時市場有各種人民幣保單供投保人選擇,最新是花旗與美國大都會合作推出人民幣萬用壽險計劃,屬終身人壽保障,即至受保人100歲。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保險業務主管張芷婷表示:「有鑑於現時持續低息的經濟環境,加上客戶憧憬人民幣升值而對人民幣產品需求殷切,因此我們與 MetLife 合作,特意推介MetLife翔龍人民幣萬用壽險計劃,不但可讓客戶把握人民幣升值潛力的機遇,同時獲享人壽保障及穩定持續的回報。」 這個萬用壽險計劃,供款第3年後可以提取款項,但至少仍要保留6000元人民幣。


倘通脹升溫 回報未必追得上

若不想資金「被綁」太長,可以選擇中壽推出「盈匯雙收」5 年期人民幣儲蓄保險計劃。惟人壽成分較高及年期較短,保證息率約為1.7厘左右,若加上非保證積存紅利則年息可接近3 厘。不過,投保人要注意,由於保證利率在簽訂保單時即被鎖定,不會再有任何變動,一旦遇通脹升溫,受保人有機會追不上通脹。


其實,另一個大家要小心的是各大保險商或銀行所提供的人民幣兌換牌價,買入價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好像中銀人壽在周一換100元人民幣要127.12港元,而中銀香港為126.66,友邦則為126.07,由於各大機構兌換價不同,可以先在銀行兌換,才再投保,但要留意要面對每天2萬元的限制。部分保險商的兌換價較理想,但投資者宜先選定自己心儀的產品,不要因為保險商的兌換價較好就幫襯該保險商。


儲蓄保險 只宜當儲蓄

不過,投保人投保儲蓄保險,更多意義在於「儲蓄」而非「保險」,根據儲蓄保單的人壽保障條款,身故賠償僅相當於受保人身故時已繳淨保費的101%至105%不等,幾乎達不到保障的效果。換言之,追求更高回報是投保儲蓄保險的根本目的,因其普遍提供保證回報,特別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最後,不少保單計劃也提供一次性繳付全期保費,而預繳保費也可以獲利息回報,若手上資金充裕的投保人可以將資金投保,以換取高於定存的回報。


明報記者 龍彩霞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