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已故針織大王羅定邦建立的企業王國羅氏集團,接手的羅氏家族成員第三代副主席及行政總裁羅正杰表示,公司經歷40年發展,在原有的製造、零售及地產三大業務尋求自然增長之餘,他們會運用創意及公司搞時裝的背景尋求突破,以至他唸建築所學,衍生出咖啡店、花店、工作坊及市集,幫助更多人創業,並笑言「現時才是創業時」。
明報記者 陳偉燊
說起羅氏集團,較為人認識的,是早於1993年分拆上市的服裝連鎖店堡獅龍(0592),羅氏集團其後於1998年私有化。羅正杰表示,在當前周期短、風險高、環境變的世代中,羅氏三項業務會保持均衡發展。當中製造業務會繼續以2萬人勞動力的資源,繼續替國際品牌服務。今後無論製造業務,以至地產業務也好,均保持按年增長20%去發展,不會貿然過分追求槓桿擴大。在未有大型計劃需要上市集資下,他們會保持現有非上市的營運方式。
時裝為主軸 借力地產平台
不過這不代表公司經歷第三代人打理下,便停滯不前,反之他認為羅氏「現時仍在創業,要搞創意(Creative)」。他亦以集團一向做開的時裝業為主軸,加上他以前修讀建築所學,借助羅氏發展地產的平台,在荔枝角搞工廈活化發展成D2 Place,以較低廉租金,供文化創意、時裝設計師、配飾商匯聚,更提供地方予非政府機構,帶領駐場的新晉時裝設計師,到紐約及巴黎等時尚之都展示作品。同時亦大搞市集,讓市民體驗這些本土創作產品,以補香港缺乏天使投資者支持創意的不足。
電子商貿 不可取代傳統商場
在零售業方面,以針對25歲至35歲的女士消費市場為首的bread n butter連鎖服裝店,已在中、港、台灣及日本,發展到100至200間店舖,並且維持800至1200元消費層次定位。羅正杰稱,他們將來除了可以增開店舖之外,亦可以將產品線擴充到男裝市場,甚至提升設計,增加研發。即使在香港零售業增長放緩,轉入守勢之時,bread n butter更進駐PMQ元創方借此支持創意工作,並且新創咖啡店、花店、工作坊,羅氏因此開創出新的事業。
羅氏亦在發展新業務線持開放態度,羅正杰更稱,就算電子商貿勢在必行,亦對經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不見得可以取代傳統商場及工業,因此他們在過往從事電商業務的5至8年時間,偏向在線上、線下發展不同產品線,以作區別。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