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全球經濟明滅未定,影響本港的主要經濟體,例如內地、美國、歐洲、英國和日本等,不是持續調整、加息步伐猶豫,就是陷於「印銀紙」不知何時完結等景况。在盡皆壞消息的情况下,最近幾個月本港樓市卻是愈升愈有,與經濟實况背道而馳。日前,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7月整體住宅售價指數創今年新高,實際是滯後數字;至於後市,業界大多認為樓價到年底仍會持續上升。對於這樣的樓市,急欲置業安居的市民應該如何體待,確實陷於艱難抉擇。
樓市轉角3項因素
樓價高峰後未改變
本港樓市泡沫愈吹愈大,過去幾年的樓價飈升幅度全球第一,任誰都知道這種表面風光,背後肯定是泡沫爆破之後的痛苦。泡沫愈大,調整愈深,近年一些置業市民或將蒙受損失,整體經濟可能受到更大拖累。只要將本港經濟放在全球、內地經濟景况和資金從新興市場大進大出的框架審視,本港樓市扭曲、樓價超現實的危害就突顯出來。
樓價在去年9月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下調。當時各種迹象,業界都判斷這是樓市轉角,即是樓價將持續調整,有預期到今年底的跌幅介乎一成半至三成不等。不過,樓價回調約半年之後,到今年4月間有止跌回升迹象,差估署7月整體住宅售價指數為281.4(以1999年100為基數),較去年9月歷史高峰的306.1,差距收窄至約8%。即是說,由2003年累積約3倍的樓價升幅,今次只經歷了短暫而幅度不大的下調,然則樓市是否已經完成調整?對只求置業安居的市民,難以理解。
去年9月之後,各方認同本港樓市開始轉角,即是由上升轉向下調,主要基於樓市面對的情况與過去10多年不一樣。首先,美國聯儲局開始加息,步伐是緩是急並不重要,只要美國開展加息周期,最終都會大大增加供樓負擔,對樓價形成壓力。其次,內地經濟仍在轉型調整階段,經濟持續下行,本港對內地依存度高,展望可見未來,經濟難以樂觀。第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美國息口上調,顯示全球金融格局存在大洗牌風險,歷來強美元都會抖動金融市場,聯儲局持續加息之後,則本港樓市泡沫面臨的就可能是硬着陸的考驗。
今時今日,這3項影響本港樓市的因素,並沒有改變。最近幾個月樓價回升,一般認為與英國於6月「突然」脫歐有關。全球經濟蒙上新的不明朗因素,使美國加息步伐再遲疑,歐盟和日本則趁機加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乾脆實施負利率,客觀上使全球在超低利率之下,熱錢游資更加充斥市場,本港早已形成的樓市泡沫,進一步惡化。本港樓價歷經短暫下跌後回升,就是受到新近因素影響的結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港樓市並非已經完成轉角回調,並轉到下一個上升周期,而是仍然處於樓市泡沫狀態,近期的回升只是「逆襲」,並非常態。
目前的投資市場和資產價格,雖然偏離了基本因素,不過在經濟層面,不正常的事總會回歸正常,投資市場和資產價格不可能永遠脫離這個規律。本港樓市調整周期既然並未完成,則急欲置業安居市民是否適宜參與傳火棒遊戲,承受最終燒手指的風險,大概不言自明。
投資者影響樓價
用家市場將出現
近期樓市熱絡,應該有真正用家,即是追求置業安居的人士入市,不過業界認為其中不乏投資者。利率長期近乎零,已經扭曲了投資市場,即使風險較低的債券市場,也因為歐洲和日本實施負利率而變得缺乏吸引力。現在樓價雖然已經高不可攀,但是投資者在超低利率下投資樓市,仍有一定值博率,因為即使是購入之後出租,有兩三厘回報率,仍算不俗。有理由相信,目前樓市,不能忽視投資者對樓價的影響;樓市若由投資者主導,特別是在一些業界形容為「樓市小陽春」的當下,用家應該更加謹慎,切忌衝動,避免在置業良機來臨前,已經在金融博弈中被吞噬。只要回歸基本面,樓市將出現一段「買家市場」時間,屆時置業安居人士將有許多選擇,從而一嘗置業夙願。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樓市轉角3項因素
樓價高峰後未改變
本港樓市泡沫愈吹愈大,過去幾年的樓價飈升幅度全球第一,任誰都知道這種表面風光,背後肯定是泡沫爆破之後的痛苦。泡沫愈大,調整愈深,近年一些置業市民或將蒙受損失,整體經濟可能受到更大拖累。只要將本港經濟放在全球、內地經濟景况和資金從新興市場大進大出的框架審視,本港樓市扭曲、樓價超現實的危害就突顯出來。
樓價在去年9月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下調。當時各種迹象,業界都判斷這是樓市轉角,即是樓價將持續調整,有預期到今年底的跌幅介乎一成半至三成不等。不過,樓價回調約半年之後,到今年4月間有止跌回升迹象,差估署7月整體住宅售價指數為281.4(以1999年100為基數),較去年9月歷史高峰的306.1,差距收窄至約8%。即是說,由2003年累積約3倍的樓價升幅,今次只經歷了短暫而幅度不大的下調,然則樓市是否已經完成調整?對只求置業安居的市民,難以理解。
去年9月之後,各方認同本港樓市開始轉角,即是由上升轉向下調,主要基於樓市面對的情况與過去10多年不一樣。首先,美國聯儲局開始加息,步伐是緩是急並不重要,只要美國開展加息周期,最終都會大大增加供樓負擔,對樓價形成壓力。其次,內地經濟仍在轉型調整階段,經濟持續下行,本港對內地依存度高,展望可見未來,經濟難以樂觀。第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美國息口上調,顯示全球金融格局存在大洗牌風險,歷來強美元都會抖動金融市場,聯儲局持續加息之後,則本港樓市泡沫面臨的就可能是硬着陸的考驗。
今時今日,這3項影響本港樓市的因素,並沒有改變。最近幾個月樓價回升,一般認為與英國於6月「突然」脫歐有關。全球經濟蒙上新的不明朗因素,使美國加息步伐再遲疑,歐盟和日本則趁機加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乾脆實施負利率,客觀上使全球在超低利率之下,熱錢游資更加充斥市場,本港早已形成的樓市泡沫,進一步惡化。本港樓價歷經短暫下跌後回升,就是受到新近因素影響的結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本港樓市並非已經完成轉角回調,並轉到下一個上升周期,而是仍然處於樓市泡沫狀態,近期的回升只是「逆襲」,並非常態。
目前的投資市場和資產價格,雖然偏離了基本因素,不過在經濟層面,不正常的事總會回歸正常,投資市場和資產價格不可能永遠脫離這個規律。本港樓市調整周期既然並未完成,則急欲置業安居市民是否適宜參與傳火棒遊戲,承受最終燒手指的風險,大概不言自明。
投資者影響樓價
用家市場將出現
近期樓市熱絡,應該有真正用家,即是追求置業安居的人士入市,不過業界認為其中不乏投資者。利率長期近乎零,已經扭曲了投資市場,即使風險較低的債券市場,也因為歐洲和日本實施負利率而變得缺乏吸引力。現在樓價雖然已經高不可攀,但是投資者在超低利率下投資樓市,仍有一定值博率,因為即使是購入之後出租,有兩三厘回報率,仍算不俗。有理由相信,目前樓市,不能忽視投資者對樓價的影響;樓市若由投資者主導,特別是在一些業界形容為「樓市小陽春」的當下,用家應該更加謹慎,切忌衝動,避免在置業良機來臨前,已經在金融博弈中被吞噬。只要回歸基本面,樓市將出現一段「買家市場」時間,屆時置業安居人士將有許多選擇,從而一嘗置業夙願。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