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上載圖片(選填 (最大為:2 MB))
發佈
2022年12月02日 10:59
孔嶺舊火車站
孔嶺站,是沙頭角支線的分站,位於粉嶺孔嶺沙頭角公路旁,近坪輋路,是整條支線唯一尚存的建築物。車站於1911年動工興建,1912年4月1日正式啟用。後來因沙頭角公路的興建導致支線虧損連連,最終於1928年停止服務,洪嶺車站亦從此關閉。其後於1930年代移交給政府,期間曾用作工務局倉庫。後來車站荒廢,被人非法堆放雜物及建築材料,近年政府才為車站圍上鐵絲網作保護。現時車站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孔嶺站,是沙頭角支線的分站,位於粉嶺孔嶺沙頭角公路旁,近坪輋路,是整條支線唯一尚存的建築物。車站於1911年動工興建,1912年4月1日正式啟用。後來因沙頭角公路的興建導致支線虧損連連,最終於1928年停止服務,洪嶺車站亦從此關閉。其後於1930年代移交給政府,期間曾用作工務局倉庫。後來車站荒廢,被人非法堆放雜物及建築材料,近年政府才為車站圍上鐵絲網作保護。現時車站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2022年11月25日 13:41
懷舊酒家
鏞記酒家以「味、藝、情、禮」為精髓,每道菜餚均採用特選的優質食材,以精湛的烹調手法為顧客炮製出經典巧手美食;並秉承始創人一貫作風,堅守以誠待客,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鏞記酒家以「味、藝、情、禮」為精髓,每道菜餚均採用特選的優質食材,以精湛的烹調手法為顧客炮製出經典巧手美食;並秉承始創人一貫作風,堅守以誠待客,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2022年11月22日 22:49
虎地㘭村故事館
虎地坳村故事館的前身為一間寮屋住所。故事館的翻新工程保留了其初形的設計和結構,希望令每位訪客能有一個置身於真實寮屋的體驗。寮屋一方面塑造了本村的生活文化和面貌,同時間亦展示了香港歷史中過去的住房問題和現象,擁有意義重大的歷史價值。
虎地坳村故事館的前身為一間寮屋住所。故事館的翻新工程保留了其初形的設計和結構,希望令每位訪客能有一個置身於真實寮屋的體驗。寮屋一方面塑造了本村的生活文化和面貌,同時間亦展示了香港歷史中過去的住房問題和現象,擁有意義重大的歷史價值。

2022年11月21日 10:13
山頂纜車
香港山頂纜車歷史悠久,山頂纜車是香港開埠後第一種運作的機動公共運輸工具及亞洲第一條纜索鐵路,於1888年5月30日起運作至今,來往香港島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
香港山頂纜車歷史悠久,山頂纜車是香港開埠後第一種運作的機動公共運輸工具及亞洲第一條纜索鐵路,於1888年5月30日起運作至今,來往香港島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

2022年11月13日 13:50
長洲戲院
長洲戲院在新興後街120號,面積大概3萬幾平方呎。戲院服務長洲街坊超過六十年,直到1990年代初執笠,而家已經荒廢多年。在2011年9月2號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長洲戲院在新興後街120號,面積大概3萬幾平方呎。戲院服務長洲街坊超過六十年,直到1990年代初執笠,而家已經荒廢多年。在2011年9月2號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2022年11月09日 14:19
何尊
何尊是西周早期貴族「何」鏽造的一件祭祀先祖的青銅禮器。器物整體呈橢方形,口圓而外敞;通體四道透雕的扉樓,器身紋飾白上而下分為三部分,均以可溝通天地的動物紋為主題,莊嚴獰厲氣勢恢宏,豪華典雅,造型極富藝木特色。
何尊是西周早期貴族「何」鏽造的一件祭祀先祖的青銅禮器。器物整體呈橢方形,口圓而外敞;通體四道透雕的扉樓,器身紋飾白上而下分為三部分,均以可溝通天地的動物紋為主題,莊嚴獰厲氣勢恢宏,豪華典雅,造型極富藝木特色。

2022年11月08日 10:12
2022-10-05
作家李怡在臺灣去世,終年86歲。作家沈西城與陶傑分別在社交網站證實有關消息。沈西城表示哀悼,陶傑讚揚李怡是香港的文青之祖。
原名李秉堯的李怡,1936年生於廣州,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在香島中學畢業。
他是四大才子外的另一位才子。也是一位智者。
一生與文字結緣的李怡,最初以寫情書開始作家生涯,亦是《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雜誌創刊人,近年最為人熟悉是他的政論文章。曾任職蘋果日報社論主編。也是香港電臺一分鐘閱讀推介主持人。臨終前還有一未完成的著作:失敗者回憶錄。
作家李怡在臺灣去世,終年86歲。作家沈西城與陶傑分別在社交網站證實有關消息。沈西城表示哀悼,陶傑讚揚李怡是香港的文青之祖。
原名李秉堯的李怡,1936年生於廣州,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在香島中學畢業。
他是四大才子外的另一位才子。也是一位智者。
一生與文字結緣的李怡,最初以寫情書開始作家生涯,亦是《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雜誌創刊人,近年最為人熟悉是他的政論文章。曾任職蘋果日報社論主編。也是香港電臺一分鐘閱讀推介主持人。臨終前還有一未完成的著作:失敗者回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