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講場
2021年05月05日 22:26
翡翠蝦餅
家人喜歡吃蝦和豆苗,於是我煮了這菜。做法是把蝦肉洗淨抹乾,用刀拍爛。豆苗洗淨,飛水,略切。然後將豆苗加入蝦肉,再放鹽,胡椒粉,生粉攪至起膠。最後把蝦膠弄成餅型,煎兩面至金黃及熟。
家人喜歡吃蝦和豆苗,於是我煮了這菜。做法是把蝦肉洗淨抹乾,用刀拍爛。豆苗洗淨,飛水,略切。然後將豆苗加入蝦肉,再放鹽,胡椒粉,生粉攪至起膠。最後把蝦膠弄成餅型,煎兩面至金黃及熟。

2021年05月05日 18:33
新加坡政府表示,正在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與香港的「航空旅遊氣泡」計畫,因為新加坡在出現與印度新冠變異毒株相關的局部疫情後收緊了防疫限制措施。
新加坡周二宣布實施三周的防疫限制措施,包括規定社交聚會不得超過五人,同時加強入境限制,以阻止變異病毒的傳播。而就在一周多前,新加坡與香港達成協議,將於5月26日啟動「航空旅遊氣泡」。
新加坡周二宣布實施三周的防疫限制措施,包括規定社交聚會不得超過五人,同時加強入境限制,以阻止變異病毒的傳播。而就在一周多前,新加坡與香港達成協議,將於5月26日啟動「航空旅遊氣泡」。

2021年05月05日 17:35
家庭
請多和腦退化的家人聊天:
家中的85歲媽媽忠有腦退化多年,近兩三年更完全認不到我們幾兄弟姊妹了,但不要緊,我覺得仍要和她多說話,讓她有被關懷的感覺,媽媽記不起子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始終不會忘記媽媽。
請多和腦退化的家人聊天:
家中的85歲媽媽忠有腦退化多年,近兩三年更完全認不到我們幾兄弟姊妹了,但不要緊,我覺得仍要和她多說話,讓她有被關懷的感覺,媽媽記不起子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始終不會忘記媽媽。
2021年05月05日 17:34
政府剛公布5月1日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送院個案,共10人在接種疫苗後送院,當中8人經治療後情況穩定已出院。出院個案中,一名31歲男子在中央圖書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據報接種後出現的症狀為「未能移除針筒」,因而送往律敦治醫院診治,最後出院。此乃接種149萬劑新冠疫苗以來,首宗未能移除針筒事件。
此外,一名接種復必泰的52歲女人因心搏過速而,留院觀察。另一名接種復必泰後出疹的28歲女子,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其他接種者送院時症狀包括:心悸、胸部疼痛、出疹及神經性昏厥。
消息來源: 政府新聞處
此外,一名接種復必泰的52歲女人因心搏過速而,留院觀察。另一名接種復必泰後出疹的28歲女子,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其他接種者送院時症狀包括:心悸、胸部疼痛、出疹及神經性昏厥。
消息來源: 政府新聞處

2021年05月05日 17:28
請多和腦退化的家人聊天:
家中的85歲媽媽忠有腦退化多年,近兩三年更完全認不到我們幾兄弟姊妹了,但不要緊,我覺得仍要和她多說話,讓她有被關懷的感覺,媽媽記不起子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始終不會忘記媽媽。
家中的85歲媽媽忠有腦退化多年,近兩三年更完全認不到我們幾兄弟姊妹了,但不要緊,我覺得仍要和她多說話,讓她有被關懷的感覺,媽媽記不起子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始終不會忘記媽媽。
2021年05月05日 15:27
陳肇始擬減接種者來港檢疫期 梁子超斥做法危險隨時走漏病患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近日更接連錄得多宗變種病毒確診個案,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4日)指正研究已接種2針疫苗及相隔14天後,從外地回港市民可縮短檢疫期。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今早(5日)在電台節目批評指,對有關說法感到好大疑問,指目前抵港人士即使21天檢疫期仍出現走漏個案,認為縮短密切接觸者等最高危人士檢疫期並無任何科學理據,強調接種疫苗不會縮短僭伏期或降低傳播力,坩言一旦走漏確診者入社區,「手尾會好長」。
梁又提到,有2名帶有變種病毒的荃威花園菲傭,及尖沙咀美園大廈的印度裔家庭主婦,均驗出有新冠病毒抗體,而且病毒量低,梁認為是復陽病例,並非重新感染,相信對社區直接威脅未必大。他又指,2人由於在本港入境時未有檢測抗體,因此未知是否於原居地抑或酒店受感染,但認為2人在多次檢測呈陰性,認為並非走漏,相信不涉採樣問題。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近日更接連錄得多宗變種病毒確診個案,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4日)指正研究已接種2針疫苗及相隔14天後,從外地回港市民可縮短檢疫期。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今早(5日)在電台節目批評指,對有關說法感到好大疑問,指目前抵港人士即使21天檢疫期仍出現走漏個案,認為縮短密切接觸者等最高危人士檢疫期並無任何科學理據,強調接種疫苗不會縮短僭伏期或降低傳播力,坩言一旦走漏確診者入社區,「手尾會好長」。
梁又提到,有2名帶有變種病毒的荃威花園菲傭,及尖沙咀美園大廈的印度裔家庭主婦,均驗出有新冠病毒抗體,而且病毒量低,梁認為是復陽病例,並非重新感染,相信對社區直接威脅未必大。他又指,2人由於在本港入境時未有檢測抗體,因此未知是否於原居地抑或酒店受感染,但認為2人在多次檢測呈陰性,認為並非走漏,相信不涉採樣問題。

2021年05月05日 15:24
港府監管無能 檢測樣本樽淪炒賣品 每個$25有市
港府谷針無效,抗疫無招,待變種病毒在社區傳播後,才急勒令37萬外傭最遲下周日(9日)前完成檢測,連同餐廳、院舍、建造業等需定期檢測的從業員,導致近日檢測量突然大增,「搶樽潮」湧現,網上更有人無本生利,以25港元出售1個樣本樽,甚至可預訂及代取,更表明有存貨。有議員則炮轟政府配套不足致防疫存漏洞,要求檢討目前情況,增加派樽量以滿足需求。
港府谷針無效,抗疫無招,待變種病毒在社區傳播後,才急勒令37萬外傭最遲下周日(9日)前完成檢測,連同餐廳、院舍、建造業等需定期檢測的從業員,導致近日檢測量突然大增,「搶樽潮」湧現,網上更有人無本生利,以25港元出售1個樣本樽,甚至可預訂及代取,更表明有存貨。有議員則炮轟政府配套不足致防疫存漏洞,要求檢討目前情況,增加派樽量以滿足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