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上載圖片(選填 (最大為:2 MB))
發佈
2019年07月18日 11:03
從故到今:遊塘?油塘?
油塘有說舊稱游塘。根據《1963年香港年報》,同一書內兩幅地圖中,一者書Ma Yau Tong,一者書Yau Tong。有一說Ma Yau Tong即「馬游塘」,得名於藍田山上的馬游塘村,不過兩者相距甚遠。
另有一說,1947年,亞細亞石油公司購入近茶果嶺二十多萬方呎地興建油庫;1954年,香港政府更批出現時麗港城的位置給亞細亞石油公司擴建油庫,因此當時工務司署發展觀塘衞星城市時,將「馬游塘」改名為「油塘」。
油塘有說舊稱游塘。根據《1963年香港年報》,同一書內兩幅地圖中,一者書Ma Yau Tong,一者書Yau Tong。有一說Ma Yau Tong即「馬游塘」,得名於藍田山上的馬游塘村,不過兩者相距甚遠。
另有一說,1947年,亞細亞石油公司購入近茶果嶺二十多萬方呎地興建油庫;1954年,香港政府更批出現時麗港城的位置給亞細亞石油公司擴建油庫,因此當時工務司署發展觀塘衞星城市時,將「馬游塘」改名為「油塘」。

2019年07月17日 10:20
從故到今:赤磡?紅磡?
據說1909年,當時有建築工人打一口井時,發現湧出來的井水是硃紅色的。有風水專家歸咎於動土傷了龍脈,流出的是龍血。無論如何,因為紅色的井水,該區便得了紅磡之名;不過此說可信性較低,因《新安縣志》已有記載紅磡古時被稱為赤磡村。
另一說法為1856年之前從港島望往紅磡,只見海邊全為紅色岩石,由於漁船常泊於此灣,而漁民稱泊船的凹入海邊稱為磡,紅磡因而得名。
冷知識分享-紅館不在紅磡?
行政上紅磡屬於九龍城區,不過紅館與紅磡站所在的紅磡灣填海區卻屬於油尖旺區。
據說1909年,當時有建築工人打一口井時,發現湧出來的井水是硃紅色的。有風水專家歸咎於動土傷了龍脈,流出的是龍血。無論如何,因為紅色的井水,該區便得了紅磡之名;不過此說可信性較低,因《新安縣志》已有記載紅磡古時被稱為赤磡村。
另一說法為1856年之前從港島望往紅磡,只見海邊全為紅色岩石,由於漁船常泊於此灣,而漁民稱泊船的凹入海邊稱為磡,紅磡因而得名。
冷知識分享-紅館不在紅磡?
行政上紅磡屬於九龍城區,不過紅館與紅磡站所在的紅磡灣填海區卻屬於油尖旺區。

2019年07月16日 09:44
從故到今:芒角?旺角?
最近極受登山攝影友歡迎的芒草,原來是「旺角」名字的由來!
旺角古時稱為芒角,以前九龍半島很荒蕪,因為缺乏平原難以種植,也沒有大的氏族,當地芒草叢生,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裡,該處被稱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位置在今日花園街快富街市政綜合大樓位置,以前也是一個街市。」
1930年代,芒角正式改稱為旺角,取其興旺之意。不過旺角的英文譯名(Mong Kok)則沒有改變,至今仍有水上人口語上稱旺角為「望角」。
最近極受登山攝影友歡迎的芒草,原來是「旺角」名字的由來!
旺角古時稱為芒角,以前九龍半島很荒蕪,因為缺乏平原難以種植,也沒有大的氏族,當地芒草叢生,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裡,該處被稱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位置在今日花園街快富街市政綜合大樓位置,以前也是一個街市。」
1930年代,芒角正式改稱為旺角,取其興旺之意。不過旺角的英文譯名(Mong Kok)則沒有改變,至今仍有水上人口語上稱旺角為「望角」。

2019年07月12日 11:39
從故到今:油麻地?
「油麻地」的地名由來。大約在1860年代或更早之前,一些漁民選擇在該處修補漁船,並在該處曬晾船上的麻纜,故得名「麻地」,後來改稱為「油麻地」,當中的「油」是指桐油,也是修補漁船的一種重要原料。由於「麻」字通「蔴」字,故又寫作「油蔴地」,但當地居民最初究竟是使用「麻」還是「蔴」字,現在已經很難考究。
不過,1924年成立的油麻地小輪,其正名是「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選用了「蔴」字,故可推斷至少當時以寫成「蔴」字較為普遍。然而到地鐵通車時,「油麻地站」卻使用「麻」字,相信這是由於其時很多人已把地名寫成「油麻地」所致。
而地鐵站名的威力,使「油蔴地」的使用進一步式微。據聞現時只有中華電力的「油蔴地變電站」選用了「蔴」字,其他名稱有「油麻地」都全部改用「麻」字了。
「油麻地」的地名由來。大約在1860年代或更早之前,一些漁民選擇在該處修補漁船,並在該處曬晾船上的麻纜,故得名「麻地」,後來改稱為「油麻地」,當中的「油」是指桐油,也是修補漁船的一種重要原料。由於「麻」字通「蔴」字,故又寫作「油蔴地」,但當地居民最初究竟是使用「麻」還是「蔴」字,現在已經很難考究。
不過,1924年成立的油麻地小輪,其正名是「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選用了「蔴」字,故可推斷至少當時以寫成「蔴」字較為普遍。然而到地鐵通車時,「油麻地站」卻使用「麻」字,相信這是由於其時很多人已把地名寫成「油麻地」所致。
而地鐵站名的威力,使「油蔴地」的使用進一步式微。據聞現時只有中華電力的「油蔴地變電站」選用了「蔴」字,其他名稱有「油麻地」都全部改用「麻」字了。

2019年07月10日 11:31
從故到今:咸田?藍田?
藍田是香港觀塘區的一個山丘,以前被稱作咸田,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港英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港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
歷史: 1841年在附近的香港島的殖民化之前,藍田屬於九龍灣鹽田的一部分,先後隸屬東莞縣及新安縣之下。由於九龍灣鹽田鹽產豐富,於是海灣附近的居民便逐漸變得富有。逐漸,鹹田山成為了村莊。鹹田村的農業活動和附近蘇茅萍(今秀茂坪)的礦產都開始了。區域逐漸成為了一個漁產,農產及礦產會集的村莊。 這盛況持續了多年,直到香港被英國佔領為殖民地。在英國統治下,九龍灣鹽田被放棄,改建為啟德機場,而不再產鹽的咸田村亦被改名為藍田村。隨着戰後港英政府在藍田興建公屋藍田邨,藍田自1970年代起成為一個家傳戶曉的公屋區,一直至今。
藍田是香港觀塘區的一個山丘,以前被稱作咸田,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港英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港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
歷史: 1841年在附近的香港島的殖民化之前,藍田屬於九龍灣鹽田的一部分,先後隸屬東莞縣及新安縣之下。由於九龍灣鹽田鹽產豐富,於是海灣附近的居民便逐漸變得富有。逐漸,鹹田山成為了村莊。鹹田村的農業活動和附近蘇茅萍(今秀茂坪)的礦產都開始了。區域逐漸成為了一個漁產,農產及礦產會集的村莊。 這盛況持續了多年,直到香港被英國佔領為殖民地。在英國統治下,九龍灣鹽田被放棄,改建為啟德機場,而不再產鹽的咸田村亦被改名為藍田村。隨着戰後港英政府在藍田興建公屋藍田邨,藍田自1970年代起成為一個家傳戶曉的公屋區,一直至今。

2019年07月09日 10:28
從故到今:官塘?觀塘?
走過五十多年,觀塘的故事
觀塘的故事,如果真的要說的話,可以追溯到宋朝,就是七百多年前。香港?當時的地圖上既找不到,也沒有人會認知,翻開古藉的<<新安縣志>>,可知觀塘的名字來自「官富場」或「官塘」,這個有官方鹽場的意思。那時候觀塘的中心,不是現在裕民坊一帶,是茶果嶺、牛頭角的村落,年代舊遠,物轉星移,昔日鹽場帶來的繁榮風光,今天已不復存。要談今天的觀塘,則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走過五十多年,觀塘的故事
觀塘的故事,如果真的要說的話,可以追溯到宋朝,就是七百多年前。香港?當時的地圖上既找不到,也沒有人會認知,翻開古藉的<<新安縣志>>,可知觀塘的名字來自「官富場」或「官塘」,這個有官方鹽場的意思。那時候觀塘的中心,不是現在裕民坊一帶,是茶果嶺、牛頭角的村落,年代舊遠,物轉星移,昔日鹽場帶來的繁榮風光,今天已不復存。要談今天的觀塘,則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2019年07月05日 11:31
錦田講故佬
講故事的方式有好多種,有人喜歡媽媽在耳邊喃喃細語,有人會把講故事當作比賽,而我最喜在大樹下聚集群眾,八八卦卦由天南講至地北,過一個慵懶下午
講故事的方式有好多種,有人喜歡媽媽在耳邊喃喃細語,有人會把講故事當作比賽,而我最喜在大樹下聚集群眾,八八卦卦由天南講至地北,過一個慵懶下午

2019年07月03日 11:03
魯班師傅誕
每年六月十三
堅尼地城西環五臺
「香港記憶」網址
www.hkmemory.hk
(用關鍵字「魯班師傅」搜尋)
今年2019.07.15
上年2018.07.25(見照片)
每年六月十三
堅尼地城西環五臺
「香港記憶」網址
www.hkmemory.hk
(用關鍵字「魯班師傅」搜尋)
今年2019.07.15
上年2018.07.25(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