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吃羊腩煲,經常會埋怨煲內羊腩寥寥可數,甚至發現羊的肚腩竟然會有那麼多骨頭!當然啦,一個二個只會吃羊腩煲,僧多粥少,惟有魚目混珠排骨腳骨甚麼也掉一些入去煲,總之熱辣辣有羊味就搞掂。其實,羊又點止得個腩好吃?看了這次介紹的全羊宴,就算不介意被人「搵笨」,都不用悶親自己啦!
記者:容慧心 攝影:伍慶泉
示範:吳永皓師傅(紅廚私房菜)
■吳師傅憑習武之人的耐力與韌性,經營起私房菜,更專門挑戰獨特食材、工夫繁複的菜式。
羊是很有趣的一種食物,不愛者碰也不會碰,喜愛的越羶越愛。愛吃羊原因很簡單,因為羊的肉質比豬牛更細緻,肉味更濃,而且相較於同是哺乳類的牛和豬,羊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無疑是更健康、更優質的肉類選擇,當然價格也較高。至於不喜歡羊肉,就像不愛榴槤一樣,怕了它傳千里的味道。不過,榴槤的味道無法掩蓋,羊的羶味卻有方法減輕甚至辟除而不影響本身肉味。今次吳師傅就教大家,用芫荽辟去羊羶,比例是1公斤羊用100克芫荽,加入滾水中與羊肉同烚,烚後芫荽棄掉,時間長短取決於個人對羊羶味的喜好或抗拒程度,基本上烚15分鐘已經可以完全去掉羊羶味。此外,也可以羊肉捲着芫荽同蒸,至羊肉全熟,芫荽也可同吃。
黑草羊連皮食
因地理關係,不同地方的人會吃不同的羊品種,當中主要分綿羊和黑草羊兩大種類。 綿羊分幼羊(Lamb)和成年羊(Mutton),幼羊指一歲以下的綿羊,羊味較淡肉較細緻;而成年羊就是超過兩歲的綿羊,羊味較羶,肉也較韌。綿羊多為澳洲、歐美地區人士或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食用。在市場出售的綿羊肉,都沒有皮,這是由於剃去羊毛後,羊皮則拿去做皮革製品,一點不浪費。綿羊主要吃法是涮羊肉、咖喱煮或燒烤。
至於黑草羊則集中為中國南方和其他東南亞等熱帶地方人士食用,草羊羊毛較薄,脂肪也較綿羊含量低,所以羶味也較綿羊輕微,草羊多數連皮售賣,主要用來煲湯、燉菜和小炒。
羊解構
1.羊頭:通常用來燉湯,當中羊腦營養價值豐富,可治風寒入腦的頭痛症狀。
2.羊脊:即羊的肩,火鍋、串燒俱宜,有補腎和舒緩筋骨疼痛的作用。
3.羊架:即羊鞍,以燒、烤焗為主,多配薄荷汁和芥末,有補血氣祛寒的作用。
4.羊腿:以燒、烤焗為主,英國人還會拿來做風乾羊腿呢!
5.羊蹄:通常用來燉湯,有健腰膝長足力之效。
6.羊腩:燜、煲仔菜、小炒等,有補虛勞和祛寒之效,並可助產婦通血治帶。
7.羊雜:就是羊的內臟,常以滷水、辣味燜煮,當中羊肝能養血、明目和補肝。
8.羊骨:主要用來熬湯,具滋陰清熱、補鈣益氣,還有壯陽補腎的功效。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
魚+羊=鮮?
魚和羊同煮到底是否份外鮮味呢?吳師傅說,中廚對魚和羊的理解,是牠們分別是海裏和陸上最鮮味的肉食,因而造就這個字的由來。「以往廚藝比賽的時候,的確有師傅用羊肉和魚肉一同包餃子。但其實羊肉味濃,魚味會被羊味蓋過,做這個菜無非是噱頭行先。」所以吳師傅建議大家分開品嚐魚和羊的菜式,讓留在口中的兩種肉味自然回甘混和,更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傳統中菜裏的確有一道菜名為「白玉鮮」的菜式,是以鯽魚、羊腩和白蘿蔔燉成,湯味清甜可口,但要注意的是羊肉和魚肉的比例,羊肉的份量該與平日煲雞湯或魚湯作吊味的瘦肉相同,才不會喧賓奪主。
夏天祛濕護腸胃
此外,彭醫師說夏天吃蔬菜瓜果較多,也長期留在冷氣地方,都會令脾胃受寒,而且大量排汗也容易造成耗氣傷津和腹悶的問題,所以此時吃羊肉可祛濕暖身,保護腸胃。
至於紅酒經常用來煮羊肉,其實羊肉大熱,酒性溫甘,兩者同吃易生火動血,所以是不宜同吃的呢!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12年12月14日
2024年07月27日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