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角度,痱滋屬於口瘡、舌瘡,由臟腑失調引起,成因眾多。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舌尖生瘡,主要與長期捱夜及睡眠不足,引致虛火上升有關,市民誤飲涼茶,隨時越飲越虛。口腔內生瘡或「爛口角」多與脾胃積熱有關,飲用豆腐或粉葛煲湯,有清胃熱及預防痱滋作用。
廿四味令虛火變本加厲
關之義表示,平日接獲不少病人因痱滋求診,尤其上班族如OL,常見為舌尖生瘡,主要因長時間工作、睡眠不足引致虛火上升有關。市民可用麥冬煲水飲用,有降虛火作用,可預防舌瘡。
惟部份人誤解飲廿四味等涼茶,有治療口瘡或舌瘡的作用,最後令虛火變本加厲,令人越飲越虛,女性更容易出現頭暈、欠缺精神、經痛甚至月經失調的症狀,故提醒市民切勿胡亂飲用涼茶。
另外經常舌邊(即脷邊)生瘡的人士,多由工作忙碌及勞氣,導致肝火上升引起,需要滋陰降火。例如吃海參、玉竹有滋陰作用;吃雪耳、無花果等食材則可養陰清熱,均有預防作用。礙於市民一般未能分辨患病原因,若受口瘡、舌瘡困擾,最好向註冊中醫師求診,接受適當的中藥治療。
坊間有不少聲稱可治療痱滋的成藥,他表示,其實對口瘡或舌瘡只治標不治本,其主要針對口腔的潰瘍表面,發揮暫時止痛及緩解作用,但無助臟腑平衡,控制及預防痱滋生長。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14年10月03日
回應 (0)
2024年10月23日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