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肥,你可以去到幾盡?有人冒險抽脂,幾乎送命;有人採取斷食法,每日只飲數杯果汁,卻餓得滿天星斗。然而最悲痛的,莫過於抵不住飢餓,重新進食後,體重極速反彈。
近年,坊間流行一種另類減肥法,聲稱只要改變進食次序,即使呆坐不動,也能輕鬆「享瘦」。愛美女生聽後兩眼發光,果真如此划算?
這或許是小時候的集體回憶﹕晚飯前已嗑掉一碗老火湯,伴兩肉一菜,扒掉一碗白飯,臨收結前遵母命,老火湯添食。肚子撐到不行,餐桌竟突然冒出一盤削好的水果……
近年,坊間有人聲稱以上尋常不過的生活習慣,原來潛藏致肥危機,認為致肥的成因,正正和飯後立即飲水、飲食次序混亂,影響消化有關,因而提倡「飲食次序減肥法」﹕除了先湯後飯、先菜後肉,更強調飯後1至2小時滴水不沾,促進消化。提倡者聲稱遵從以上原則,必會輕鬆瘦下來。
方法簡單、毋須運動、不用花錢花時間便收減肥之效,女性自然躍躍欲試。到底湯何時飲?水果何時食?網上說法莫衷一是,難以判斷,請來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周明欣,一一拆解。
飯前飲湯減食量?
提倡﹕飯前飲湯,營造飽肚感;飯後1至2小時「滴水不沾」,以免液態及固態食物混和,難以消化而致肥。
水快「落格」難飽肚
拆解﹕不少人認為,飯前飲湯能把胃撐脹,飯量自然變小,這不免小覷胃的能力。周明欣說﹕「胃很聰明,猶如一個篩,較難消化的肥膩食物,會在胃中多停留,浸泡胃酸作分解;水則是極容易消化的物質,猶如手執通行證,在消化系統內暢通無阻,15分鐘內可直達十二指腸,繼而排出體外。」由於水很快「落格」,以此營造飽肚感不太可行。同理,水迅速經過胃部,因此毋須擔憂飯前飲水,會稀釋胃酸而影響消化。
飯後飲過量水可傷胃
透過大量飲水減少正餐分量,只是治標的方法。短期或可令飯量急降,然而正餐進食過少,熱量及糖分需求未被滿足,身體產生的飢餓感,隨時令人進食更多,弄巧反拙。至於「飯後飲湯影響消化及致肥」的理論也不成立,「基於胃的篩選功能,較難消化的肉類等,還是會在胃部多作停留,水仍是較快地落入腸道」。總括而言,飯後毋須滴水不沾,飯前及飯後也可適量飲水。
然而,飯後飲用過量的水,隨時傷胃。「胃在收縮的狀態,容量僅為50毫升;進食後的極限容量,也僅約1公升。可以想像,進食菜、肉及白飯後,胃的空間已所餘無幾,強行灌進數杯湯水,只是在挑戰胃部的極限。習慣持續,長期可致慢性胃痛。」
飯後果難消化,會釋出細菌?
提倡﹕水果只可在兩餐之間進食,應避免飯後果,因為正餐的飯及肉類未及分解,會阻礙飯後果的消化;最後進入胃部的水果,在胃中久待後,更會腐敗及釋出細菌。
專屬酵素消化 不長留胃部
拆解﹕周明欣明確表示,上述說法並不合理。「估計這樣的說法,建基於水果在室溫下較肉類容易腐爛,因而推測在胃中也如此。但一方面,水果並非難消化的食物,經過胃的分類後,在胃中逗留的時間不長。另一方面,消化系統有各種酵素消化不同食物。水果和肉類也有專屬的酵素,不用擔心先食肉類,令水果難以消化。」
餐與餐間吃 助熱量控制
至於水果在胃中腐爛後,容易釋出細菌一說,周明欣則笑言,胃中所謂的「腐爛食物」,其實只是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其後會跌至腸道進一步消化。「這是正常不過的事,不單水果,各種食物也如此,毋須擔心。然而,同意水果在餐與餐間進食。因為水果健康高纖,取代下午茶的朱古力及薯片,有助熱量控制。」
小結﹕ 先菜慢食 每餐30分鐘
如此說來,飲食次序減肥法無一成立?「且慢,當中提及的先菜後肉,確實有助減肥。蔬菜含大量纖維,容易飽肚,先食菜自然能減低肉類、澱粉類的攝取量。」
周明欣補充,除了先菜後肉,慢食也十分重要。「胃部有感應器,當進食足夠,大腦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息。從進食到發出信息,過程約需15分鐘。細嚼慢咽,有助信息的傳達,以免攝入過量食物,所以每頓飯應最少進食30分鐘。」
文﹕陳雅君
編輯﹕梁小玲
資料來源︰明報專訊 2014年10月13日
2024年10月23日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