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吃的香料如黑椒、花椒、小茴香、白豆蔻,很多都是常用中藥,都是屬於溫裏藥,專治胃寒、胃痛、嘔瀉。我們經常喝的胡椒豬肚湯,本來就是一個食療,中醫基礎理論也有教,胡椒「可單用研末入豬肚中炖服」,就是治胃寒嘔吐。「胡椒和花椒有溫中效果,大家常吃的有胡椒豬肚湯,用來驅散胃裏的寒氣。」中醫師林宗冠解釋。
胡椒在《神農本草經》沒有記載,因為是唐朝時傳入中國,後來才發揚光大成為常用中藥。後來明朝《本草綱目》說,胡椒能祛寒濕、暖腸胃。「李時珍提過他年少時很喜歡吃胡椒,有段時間發現眼開始矇,停吃後發現眼睛好了,再吃眼又出現問題。」胡椒既是中藥,自然有偏性,不是所有體質的人都適宜吃。「人們以為胡椒豬肚湯一定對胃好,但其實胡椒是辛熱,如果有胃熱、口氣、大便不通、牙肉腫痛的胃病,越吃越差是因為加重了熱氣。」
胡椒配綠豆 清熱治胃病
花椒跟胡椒功效相近,但除了驅散寒氣外,也有殺蟲的效果。「以前小朋友有蟲症(生寄生蟲)會用到花椒。四川盤地比較寒和濕,所以他們會用很多花椒來做餸菜。花椒最常用到的是麻辣火鍋,或川菜裏麻辣食物的麻味就是來自花椒。」另外,胡椒在傳統中醫上有治癲癇的功效。「胡椒還有一個功用,就是化痰行氣,可以用來治癲癇。因為對中醫來說,癲癇屬於痰病,會用胡椒治療。現代研究發現胡椒鹼,有鎮靜抗驚癇作用,所以可治療癲癇發作。」林醫師說。「古時醫生會配搭綠豆一起吃,因綠豆清熱,借這個配搭減少它的熱性,所以也有用胡椒加綠豆給這些胃病病人吃。」
記者:陳以恒
攝影:周芝瑩、張志孟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7年12月1日
回應 (0)
2025年01月09日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