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止汗劑宜睡前用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5日 06:35
2012年08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日日攝氏卅幾度高溫,行出街不到幾分鐘已汗流浹背。大汗淋漓除了影響儀容,汗臭味道更令人尷尬不已,嚴重的甚至影響社交。想有效驅除盛夏噩夢,西醫建議可在入睡前做定防汗措施,而中醫就認為可透過補肺強心來減少汗水,再穿上智能防汗衣物,炎夏就不再受汗臭困擾。


汗臭皆因細菌油脂作怪

講到大汗問題,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出,每年盛夏都有不少人因汗臭問題而來求醫。「有任職金融業的中年男病人,因為工作需要經常要出席投資講座,好多時未開始演講已經滿頭大汗,被客戶質疑他經驗不足、太過緊張。其實他只是天生大汗,稍為緊張都會令恤衫全濕,令他尷尬不已。」


以為問題棘手,但史泰祖指出﹕「其實只要正確使用止汗劑,選購防汗物料的衣物,令汗水快速滲透,而肉眼無法看見,問題已可以輕鬆解決。以往亦有不少天生大汗的繪圖員,因為經常被汗水弄濕紙張,影響工作而來求醫,但隨着繪圖工作轉趨電腦化,此類病人亦有所減少。」


大汗問題,絕非罕見,史泰祖解釋﹕「盛夏時出汗,是因為身體利用汗水來揮發體溫,達到降溫功能;至於與環境無關的大汗成因,就是遺傳和交感神經特別敏感,令人稍為緊張都會引發汗腺分泌汗水。」


不過流汗亦不一定有汗臭,「汗水與臭味無關,汗多不一定會有汗臭,但如果汗水夾雜油脂,再接觸皮膚表皮上的細菌,就有可能引發臭味。市面上一般止汗產品都含有鋁鹽成分,都有效抑制汗水分泌」。


市面上的止汗產品種類繁多,有噴劑、膏狀和走珠型,應該如何選擇?史泰祖教路﹕「不同類型的止汗產品功能無異,但由於腋下皮膚經常互相摩擦,較容易導致皮膚敏感,其實只要減少使用次數,例如由每日使用改為隔日使用,已可解決問題。而一般人在日間出汗後先用止汗劑,但此舉有效成分會被汗水稀釋而影響效用,所以最佳使用方法是晚上冲涼後,先用風筒吹乾腋下才使用,止汗效果最好。」


割汗腺 或擾亂瞳孔控制

如果使用止汗產品都無用,才要考慮手術止汗。史泰祖指出﹕「出汗嚴重者,可以考慮開刀切除汗腺,或者利用微創手術將皮下汗腺刮除;另外亦可以利用纖維管穿入腋下,用激光燒死皮下汗腺;而近年亦有透過注射肉毒桿菌,阻斷神經傳導物質,去減少汗腺分泌。」


不過每種手術都各有利弊,史泰祖指出﹕「例如切除汗腺手術有影響瞳孔控制的風險,甚至擾亂身體其他部位的汗液分泌,而注射肉毒桿菌並非一次斷尾,每次效用只有半年。不過一般來說,只有極少數人需要透過以上方法止汗,絕大部分大汗病人,只要正確使用止汗產品、穿上透氣通爽的衣物,保持心境開朗,減少工作壓力,其實已經可以有效解決問題。」


冰片粉薄荷腦可當止汗粉

中醫同樣認為,汗水絕非大問題,只要強心補肺,都可以有效止汗。註冊中醫師許懿清解釋﹕「夏天有汗其實是好事,反映身體健康,可以透過排汗來排走體內廢物和降溫。但如果肺氣虛弱,就難以抑制汗液分泌;或者心氣不足,亦會容易出汗,兩者都可以透過強心補肺來改善大汗問題。」


但亦有部分人要注意汗水問題,許懿清指出﹕「如果晚間亦會出汗,就反映身體出現問題;女士更年期期間,陰虛火旺,身體不能平衡體溫;或者小朋友在晚間經常出汗,亦反映其體質較虛,較易生病,要多加注意。」她建議,除了市面一般止汗產品之外,亦可到一般藥房購買粉狀的爐甘石、冰片粉、薄荷腦或熟石膏粉,當止汗粉塗用,也可以安全而有效驅汗。


文﹕張慧菁

圖﹕香港理工大學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林華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