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說起傳統中式餅家,一般人多以為奇華、榮華、恒香已是表表者。其實,香港還有大同這個元朗老字號。堅守近乎失傳的味道的大同,以往一直留守在元朗。近幾年,乘着「老餅翻興」的東風,大同愈來愈為人所知,還衝出了元朗。除了加開分店之外,大同還將增設新廠房,是多年來最進取的一次!
伍仁月歷史 較蓮蓉月悠久
大同餅家董事謝禎原、謝興之表示,一般人以為蓮蓉月餅已是最傳統,其實早年大同和其他行家的月餅餡料都不是蓮蓉。在1940年代,那時的月餅都是使用瓜子肉、花生、合桃和肥豬肉製成的,稱為「果子月」。後來,又逐漸發展成「伍仁月餅」系列,主要餡料為欖仁、杏仁、合桃、瓜子肉、芝蔴,包括近幾年好幾家同行重新生產的以伍仁和金華火腿為餡料的「伍仁金腿月」。香港的餅家是到了1950年代才開始生產蓮蓉月餅,其後來之所以變成主流,是因為生產成本較伍仁月餅低,相對較易製造,也較易自動化生產,利潤較高。
堅守傳統成競爭力 不怕價高
雖然大同也有生產蓮蓉月餅,卻一直無間斷地生產伍仁月餅系列。在1960年代,大同還獨創「伍仁草菇燒雞月」,並一直生產至今。只是產量不多,沒有大事宣傳。謝禎原和謝興之認為,在一片轉向生產冰皮月餅風潮中,繼續生產這些甚少同行懂得生產,甚至近乎失傳的傳統月餅,正是大同的核心競爭力。大同的伍仁月餅系列還有一款「豪門夜宴月」,是以伍仁和流浮山蠔豉為餡料。這款尊貴產品每盒賣483元,以往只為某些熟客生產,今年是首次印在宣傳單張上。
記者比較大同和奇華、榮華等同行的價格,發覺大同的確不是走低價路線。以雙黃蓮蓉月和伍仁金腿月為例,大同的售價就在300元以上,不怕高於同行。至於「十黃蓮蓉月」和伍仁月餅系列的「草菇燒雞月」、「豪門夜宴月」,就更加是獨市生意。
大同餅家成立於1943年,由謝禎原的父親謝睦堯創辦,取名乃寄望「世界大同」之意。謝睦堯不久病重,身為長子的謝禎原13歲就開始接班。第三代的謝興之,則於5年前毅然放棄測量師工作,協助父親謝禎原打理大同。
相對於其他同行的大賣廣告、大開分店,大同顯得分外低調,以往一直只有元朗總店。約5年前,才在北角開設分店,去年再在沙田港鐵站多開一間分店。
謝禎原解釋,他們寧願將主要的成本放在食材上。生產冰皮月餅的同行之所以可以大打廣告,是因為冰皮月餅的用料主要是麵粉、糯米粉、綠豆等,比伍仁和蓮子廉宜得多,也不受原材料炒賣的影響。
大同在中秋節前也有極小量的應節電視廣告,但只是為了令購買其月餅用來送禮的顧客更加體面。
雖然沒有大量廣告,但大同自有它的一套含蓄和軟性的宣傳手法。例如,每年中秋節前,大同都會在元朗總店門前興建幾層高的花牌,讓途人離遠已看到。連旅發局也曾向它索取相片,用於向遊客宣傳。謝禎原還曾經應商場邀請,在商場示範造餅。
節前花牌密集受訪成宣傳「利器」
大同亦很喜歡透過傳媒訪問,教育消費者有關傳統月餅和其他中式餅食的知識。就算記者的訪問目的不是談大同,而是查詢某些造餅技術知識、原材料漲價、食品安全事故、香港地道食品的典故(如墨西哥包、菠蘿包、雞仔餅等名稱的由來)等,他們都會盡量配合,堪稱「傳媒之友」。
「去年臨近中秋節前,幾乎日日有訪問,多到做唔晒。有台灣電視台更連續拍攝了兩個多月。」謝禎原笑說,記者訪問前幾日,亦有內地電視台來訪問。
大同以往只有一個附屬於「元朗」的簡單網頁,謝興之加入大同後,建立了獨立的大同網頁,資料詳盡得多,相片也美觀得多。去年,還建立了facebook專頁。謝興之更曾想過,讓網友在大同的facebook專頁以手機拍下QR Code,拿到分店出示,就每人送一個老婆餅。只是謝禎原擔心,會有數以萬計的人湧去分店索取老婆餅,可能應付不了,才暫時擱置。
計劃幾年增至9間分店
除了3間門市,每年中秋節前大約兩星期,大同都會在佐敦裕華國貨、銅鑼灣city'super、九龍灣德福廣場增設臨時攤位。由去年開始,還供應月餅給機場的兩家「珍時美食」。換言之,每年中秋節前,大同的銷售點都會由3個增至8個。不要小看這些短期銷售點,月餅的銷量都集中在中秋節前幾個星期內爆發。
謝禎原和謝興之表示,大同無意擴充到數十間分店。但就計劃在幾年內增加至7至9間分店。「珍時美食」也有意和大同擴大合作,在平日也銷售其產品,但就希望大同先美化一下產品包裝。
配合增長 再置萬呎新廠房
近幾年,大同的營業額每年都增長兩成以上。去年,大同已在屯門現有的2萬多呎廠房附近,再購入了1萬多呎的地方。謝禎原計劃,2萬多呎的現有廠房未來會專門生產月餅和出口產品。1萬多呎的新廠房則專門生產西式麵包和其他中式餅食。這樣,大同的月餅產能可以再增加兩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尹錦恩
伍仁月歷史 較蓮蓉月悠久
大同餅家董事謝禎原、謝興之表示,一般人以為蓮蓉月餅已是最傳統,其實早年大同和其他行家的月餅餡料都不是蓮蓉。在1940年代,那時的月餅都是使用瓜子肉、花生、合桃和肥豬肉製成的,稱為「果子月」。後來,又逐漸發展成「伍仁月餅」系列,主要餡料為欖仁、杏仁、合桃、瓜子肉、芝蔴,包括近幾年好幾家同行重新生產的以伍仁和金華火腿為餡料的「伍仁金腿月」。香港的餅家是到了1950年代才開始生產蓮蓉月餅,其後來之所以變成主流,是因為生產成本較伍仁月餅低,相對較易製造,也較易自動化生產,利潤較高。
堅守傳統成競爭力 不怕價高
雖然大同也有生產蓮蓉月餅,卻一直無間斷地生產伍仁月餅系列。在1960年代,大同還獨創「伍仁草菇燒雞月」,並一直生產至今。只是產量不多,沒有大事宣傳。謝禎原和謝興之認為,在一片轉向生產冰皮月餅風潮中,繼續生產這些甚少同行懂得生產,甚至近乎失傳的傳統月餅,正是大同的核心競爭力。大同的伍仁月餅系列還有一款「豪門夜宴月」,是以伍仁和流浮山蠔豉為餡料。這款尊貴產品每盒賣483元,以往只為某些熟客生產,今年是首次印在宣傳單張上。
記者比較大同和奇華、榮華等同行的價格,發覺大同的確不是走低價路線。以雙黃蓮蓉月和伍仁金腿月為例,大同的售價就在300元以上,不怕高於同行。至於「十黃蓮蓉月」和伍仁月餅系列的「草菇燒雞月」、「豪門夜宴月」,就更加是獨市生意。
大同餅家成立於1943年,由謝禎原的父親謝睦堯創辦,取名乃寄望「世界大同」之意。謝睦堯不久病重,身為長子的謝禎原13歲就開始接班。第三代的謝興之,則於5年前毅然放棄測量師工作,協助父親謝禎原打理大同。
相對於其他同行的大賣廣告、大開分店,大同顯得分外低調,以往一直只有元朗總店。約5年前,才在北角開設分店,去年再在沙田港鐵站多開一間分店。
謝禎原解釋,他們寧願將主要的成本放在食材上。生產冰皮月餅的同行之所以可以大打廣告,是因為冰皮月餅的用料主要是麵粉、糯米粉、綠豆等,比伍仁和蓮子廉宜得多,也不受原材料炒賣的影響。
大同在中秋節前也有極小量的應節電視廣告,但只是為了令購買其月餅用來送禮的顧客更加體面。
雖然沒有大量廣告,但大同自有它的一套含蓄和軟性的宣傳手法。例如,每年中秋節前,大同都會在元朗總店門前興建幾層高的花牌,讓途人離遠已看到。連旅發局也曾向它索取相片,用於向遊客宣傳。謝禎原還曾經應商場邀請,在商場示範造餅。
節前花牌密集受訪成宣傳「利器」
大同亦很喜歡透過傳媒訪問,教育消費者有關傳統月餅和其他中式餅食的知識。就算記者的訪問目的不是談大同,而是查詢某些造餅技術知識、原材料漲價、食品安全事故、香港地道食品的典故(如墨西哥包、菠蘿包、雞仔餅等名稱的由來)等,他們都會盡量配合,堪稱「傳媒之友」。
「去年臨近中秋節前,幾乎日日有訪問,多到做唔晒。有台灣電視台更連續拍攝了兩個多月。」謝禎原笑說,記者訪問前幾日,亦有內地電視台來訪問。
大同以往只有一個附屬於「元朗」的簡單網頁,謝興之加入大同後,建立了獨立的大同網頁,資料詳盡得多,相片也美觀得多。去年,還建立了facebook專頁。謝興之更曾想過,讓網友在大同的facebook專頁以手機拍下QR Code,拿到分店出示,就每人送一個老婆餅。只是謝禎原擔心,會有數以萬計的人湧去分店索取老婆餅,可能應付不了,才暫時擱置。
計劃幾年增至9間分店
除了3間門市,每年中秋節前大約兩星期,大同都會在佐敦裕華國貨、銅鑼灣city'super、九龍灣德福廣場增設臨時攤位。由去年開始,還供應月餅給機場的兩家「珍時美食」。換言之,每年中秋節前,大同的銷售點都會由3個增至8個。不要小看這些短期銷售點,月餅的銷量都集中在中秋節前幾個星期內爆發。
謝禎原和謝興之表示,大同無意擴充到數十間分店。但就計劃在幾年內增加至7至9間分店。「珍時美食」也有意和大同擴大合作,在平日也銷售其產品,但就希望大同先美化一下產品包裝。
配合增長 再置萬呎新廠房
近幾年,大同的營業額每年都增長兩成以上。去年,大同已在屯門現有的2萬多呎廠房附近,再購入了1萬多呎的地方。謝禎原計劃,2萬多呎的現有廠房未來會專門生產月餅和出口產品。1萬多呎的新廠房則專門生產西式麵包和其他中式餅食。這樣,大同的月餅產能可以再增加兩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尹錦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