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還有很短的時間便是9月9日立法會選舉的大日子。這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將會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包括是否能成功和真正落實2017年的特首普選,以及對現有以梁振英為首的管治班子的政治前途和中央相關的治港策略,有重大的影響。
可是,面對一場如此重要的選舉來臨,社會上的選舉氣氛卻出奇地平靜。這一種平靜是絕對不尋常,甚至令人感到不安。
真正的憂慮是,這一種平靜絕非自然的結果,反映市民對政治缺乏關心,或社會上缺乏爭議性的議題;相反,這是扭曲現實,政府在選舉前刻意營做的虛假氣氛,目的不外乎是想支持自己的建制派政黨,能夠在選舉中勝出更多議席。為勝利而各出奇謀,本應是無可厚非的平常事,問題在於政府的取態和做法,明顯是破壞了選舉的公平性,使到民意不能在選舉中被真實和全面地反映。
選舉氣氛出奇地平靜
要了解政府如何干預選舉,使到支持自己的政黨有較大的勝出機會,便要先明白建制派選民和泛民支持者的基本特色。一般相信,建制派由於資源較多,協調、組織和動員能力均較強,因此,無論選舉的氣氛如何,他們也會出來投票,亦被稱之為「鐵票」。由於資源不足、選民特性等因素,泛民支持者是否在選舉日出來投票,卻較易受選舉及社會氣氛等因素所影響。看準了這一點,每逢選舉期間,政府便收起一切重要政策的討論,主要的官員亦紛紛「隱形」,甚至休假,並且大搞與眾同樂的各種歌舞昇平活動,企圖為社會帶來一片和諧氣氛。
投放在宣傳立法會選舉的資源和力度也明顯不足,只是象徵式地敷衍應付。以今年新增的超級區議會議席的選舉為例,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8月初的調查,仍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市民不清楚自己有權在這選舉中投票。在宣傳的重點上,也只是十年如一日地指出「香港我有份」、「投票是公民權利」等籠統、殘舊和老套的主題,一方面對公眾的感染力不足,另一方面淡化甚或隱瞞今次選舉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意義。
破壞立法會選舉的公平性,排斥有民意基礎的代表於議會之外,只會使立法會在市民心目中的認受性進一步減弱,激化民間與政府的對立,把衝突的地點從議會轉移及擴散至社會的各個角落。到頭來,政府亦是輸家!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可是,面對一場如此重要的選舉來臨,社會上的選舉氣氛卻出奇地平靜。這一種平靜是絕對不尋常,甚至令人感到不安。
真正的憂慮是,這一種平靜絕非自然的結果,反映市民對政治缺乏關心,或社會上缺乏爭議性的議題;相反,這是扭曲現實,政府在選舉前刻意營做的虛假氣氛,目的不外乎是想支持自己的建制派政黨,能夠在選舉中勝出更多議席。為勝利而各出奇謀,本應是無可厚非的平常事,問題在於政府的取態和做法,明顯是破壞了選舉的公平性,使到民意不能在選舉中被真實和全面地反映。
選舉氣氛出奇地平靜
要了解政府如何干預選舉,使到支持自己的政黨有較大的勝出機會,便要先明白建制派選民和泛民支持者的基本特色。一般相信,建制派由於資源較多,協調、組織和動員能力均較強,因此,無論選舉的氣氛如何,他們也會出來投票,亦被稱之為「鐵票」。由於資源不足、選民特性等因素,泛民支持者是否在選舉日出來投票,卻較易受選舉及社會氣氛等因素所影響。看準了這一點,每逢選舉期間,政府便收起一切重要政策的討論,主要的官員亦紛紛「隱形」,甚至休假,並且大搞與眾同樂的各種歌舞昇平活動,企圖為社會帶來一片和諧氣氛。
投放在宣傳立法會選舉的資源和力度也明顯不足,只是象徵式地敷衍應付。以今年新增的超級區議會議席的選舉為例,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8月初的調查,仍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市民不清楚自己有權在這選舉中投票。在宣傳的重點上,也只是十年如一日地指出「香港我有份」、「投票是公民權利」等籠統、殘舊和老套的主題,一方面對公眾的感染力不足,另一方面淡化甚或隱瞞今次選舉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意義。
破壞立法會選舉的公平性,排斥有民意基礎的代表於議會之外,只會使立法會在市民心目中的認受性進一步減弱,激化民間與政府的對立,把衝突的地點從議會轉移及擴散至社會的各個角落。到頭來,政府亦是輸家!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