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意家庭﹕創意珍藏 化做日用品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2日 13:35
2012年08月22日 13: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孩子的衣物、證件相、上課手冊,以及他們親手做的小手工都成為不少爸媽的珍藏品,他們希望留着孩子每個成長時刻,以作紀念。對於愛創作的7歲小女孩江曉恩,她每件畫作、黏土手作、DIY玩具都展示着無窮創意,在爸媽眼中,都值得珍而重之,爸媽更為它們添加實用元素,變成生活用品,甚至一門生意,推動孩子創作。


「每個孩子都有創作天分」是江振聲(Kenneth)與太太Alice堅信的理念。兩人樂見女兒跳出框框,盡情展示她的創意,甚至幫她把搞鬼主意實現出來。


自製波子機面罩

來到江宅,會發現屋內處處都是曉恩的作品,走廊上貼着多幅畫作和摺紙手工,而飾櫃放有俄羅斯娃娃勞作,玩具角中又有女兒自製的波子機、面罩等,再細看家居用品,包括時鐘、杯、畫袋,甚至是智能電話外殼全都印上女兒的畫作。曉恩的作品無處不在,全因爸媽鼓勵女兒創作,更因而萌生一門創意生意,將孩子的畫作活化在生活中,將作品印在T恤、畫袋、水樽、時鐘、筆袋等物品上。


大約3個月前,Kenneth成立「愛創作」品牌,「女兒學了繪畫4年多,至今已累積200幅作品,由於有些畫已破爛,甚至褪色,於是我想出一個點子,將她的作品印製於日常生活的產品中,讓創意融入於生活裏,可以好好保存」。他知道不少父母礙於貯物空間有限,只能收藏小量孩子的創作。「每個孩子的作品都代表着他們的經歷,長大後不能看回自己兒時的作品,十分可惜。」他建議家長即使不能保存所有作品,也可用數碼相機拍下孩子的創作,省位又方便。


鼓勵創作 美醜沒定義

除了替孩子留下每個成長印記,Kenneth更希望鼓勵其他家長,像他一樣支持孩子創作,一起享受親子樂,並從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滿足感。他說﹕「有些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打壓孩子的創意,讓他們變得缺乏自信。有家長說子女的作品醜陋,怕印在物件上不好看,但事實上,在藝術的角度,沒有美麗與醜陋的定義,父母應該欣賞孩子的作品。而將小朋友的創作印在物品上,是鼓勵孩子創作,讓他們不怕將作品展示在人前。」正如當他們一家穿起印上曉恩畫作的衣服時,經常吸引朋友、途人的目光,並得到讚賞,這就激起女兒繼續創作的動力。


■idesignhk愛創作

網址﹕http://www.idesignhk.net

查詢﹕3421 1532

文﹕顏紫燕

編輯:王翠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