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穎:
不經不覺,「父女同郵」已經有20篇了,頭10篇是你寫的,接着的10篇,是姊姊對老爸回應。朋友讀者都不約而同有這樣的觀感:14歲的妹妹比較反叛跳脫,18歲的姊姊比較穩重循規。老爸也有相同的觀察,這或許跟年齡有關,但更多的,是你們姊妹倆,有大不相同的性格。
今後這個專欄,再不是你們各寫10篇,而是輪流上陣,同樣是老爸出題,這星期妹妹回應,到下星期,老爸寫不同的內容,再由姊姊回信給我。穎是14歲妹妹,怡是18歲姊姊,或許讀者讀到不同內容、不同性格,不需看名字,都知道是誰寫的了。
姊氣定神閒 妹急性子
我們永遠都搞不清楚,同一對父母,同一堆遺傳基因,怎麼樣的組合,才會造成不同性格?上帝擲的骰子,連祂自己也不能預知結果。
穎,你跟姊姊性格上最大的不同,是你比較急性子,像老爸,而姊姊什麼事都氣定神閒,似媽咪。憑這點,可以追尋得出你們不同性格的來源。
姊妹倆在性格上另一大分別,就是姊姊比較捱得苦,很少聽到她「呻辛苦」、「呻悶」之類。但你,卻經常叫苦連天,遇到困難,要嘗點苦,就霹霹啪啪,吵得讓全世界都知道。
姊姊剛經過中學文憑試,你知道課程之多,範圍之浩瀚,尤其從來未考過的而又必修的通識,絕不容易應付。
姊姊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溫習,休息的時間不多,遑論遊玩了。去年暑假我們到台灣旅行,她堅決放棄,留家溫習。有些學科是深奧難懂的,起初也遇到不少困難,但姊姊沉着冷靜,終於掌握了學科的竅門,順利過關,連她最不喜歡的科目,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記得有一次你又在霹霹啪啪的埋怨功課很難,不想溫習,最討厭什麼科目……姊姊對你說:「如果你覺得好難,好討厭,唔想讀,你就要想辦法鍾意佢……」掌握到這個方法,可能就是遇到困難,姊姊都能沉着應對的原因。
穎,中國人有句老話,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不稱意不喜歡不開心的事情,高達八九成。有些討厭的人和事,我們可以繞過避開,走得遠遠的,最好不要給我碰上。但有些,例如與你學業有關,又或與你健康有關的,不能迴避,只有面對。與其每天苦臉愁眉,不如考慮姊姊的提議:「想辦法鍾意佢」,又或「想辦法面對佢」。
你可能會說,要面對困難的又不是你,說的盡是風涼話。穎,你說得對,我不是你,能做的,就只有對你說幾句鼓勵說話。
老爸
………………………………………………………………………………
Daddy:
是的,面對困難我有時會怨天怨地,但是肯不肯去面對是另一回事。你每一次寫的東西都被我們兩姊妹反駁再反駁,真是的,你得細心一點,多多留意我們才是啊。
記得嗎?不知道我幾歲的時候,我說過:「我唔想做,但係唔係代表我唔會做。」雖然溫書前我會碎碎念,但最後我不也是溫了?還有小時候,我們被媽咪罵,我總是第一個招供,藉此減少媽咪對我的責罵,再把握機會轉移視線指出家姐有什麼什麼的錯。你看,我願意面對啊!
好吧,或許我得改善那個你常說的「態度」問題。家姐說的「要喜歡那個困難」對我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了。不過利用我對那困難的厭煩加上好勝心,化悲憤為力量,誓要打敗它,對自己說勝利一定是我的,或許在我身上會較奏效。
「哇,咁嘅題目點寫啊?」寫之前我不是這麼說了嗎?但是我現在不也是寫好了?這個困難,敗在我手下啦。
Wing :D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