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然原料築成保健品王國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30日 06:35
2012年08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人經營製造業的進取勇猛,時有所聞。像康師傅(0322)、旺旺(0151)、宏碁、華碩等,都是好例子。但原來台商不止在兩岸經營製造業出色,有台商移民澳洲後,也在當地建立起一個護膚品及保健食品王國。


這家名為Nature's Care的公司以澳洲的天然動植物和無污染海洋生物為原料,結合高科技萃取技術作賣點。最絕的,還是在國家公園內設廠生產!


退役國安轉戰商界 創辦Nature's Care

澳洲護膚品及保健食品生產商Nature's Care董事總經理陳素珍表示,她和丈夫吳進昌(公司總裁)以往在台灣都未曾從事過護膚品或保健食品行業。吳進昌以往是在國安局特勤中心工作,她本人則從事會計工作。兩人的從商經驗也只是經營成衣生意。


1990年1月,他們舉家移民到澳洲,只是為了給兩名年幼兒子較佳的生活環境。那時澳洲的經濟景氣極差,其他台灣移民都告訴他們,在澳洲玩玩就好,要創業相當困難。


不過,那時吳進昌才36歲,距離退休還很遠。他想到,自己大學時是主修化工的。何不利用有關知識,以及澳洲的豐富天然資源,來創一番事業?於是,他們就分租了一名華人朋友的廠房,作為自己的小工廠。


首創羊毛脂霜 累銷3000萬瓶

那時吳進昌觀察到,澳洲的剪羊毛工人不論年紀多大,雙手的皮膚都非常嫩滑。細心研究之下,他發現,原來是因為羊毛脂滋潤了剪羊毛工人的雙手。


他透過華人鄰居的介紹,找到一名瑞士籍化工專家當顧問,在1990年底首創推出一種新護膚品「羊毛脂霜」。再透過鄉親的介紹,認識了一家免稅品店的老闆。這名老闆意識到,這種澳洲特產可以吸引到遊客的興趣,即時每款產品訂購5箱。


由於那時澳元的匯價比較低,果然,很多遊客到澳洲旅遊時,都購買其「羊毛脂霜」。遊客在免稅品店搶購「羊毛脂霜」,給當地人看在眼裏,連當地人也受到影響,令該公司的「羊毛脂霜」一度供不應求。就這樣,該公司即打響了頭炮。至今,「羊毛脂霜」仍然是其代表性產品,已累積賣出大約3000萬瓶。


堅持三不 謝絕人工添加物質

吳進昌和陳素珍在1990年成立Nature's Care之初,就制定了「三不加政策」,堅持不在產品中添加人工色素、化學香料、有害的化學物質或防腐劑。


該公司秉承環保的理念,以澳洲的天然動植物和無污染海洋生物為原料,結合高科技萃取技術,來研製護膚品和保健食品。即是說,其產品除了在澳洲生產和包裝之外,其原材料也是全部來自澳洲。比較特別的,有鯊烯、袋鼠肉粉、澳洲木瓜霜和原住民系列產品Goodyoong。


善用澳洲漁農資源 開發多種產品

其中,鯊烯是萃取自深海鯊魚肝油的物質。袋鼠肉粉則含有豐富蛋白質,加上袋鼠繁殖力強,故不少澳洲人視為保健品。


澳洲木瓜製成的木瓜霜則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燙傷,以及冬天乾燥時的皮膚爆拆。至於Goodyoong,其原材料則全部取自澳洲原住民使用的茶樹、茴香、長春花等植物。


那時澳洲的商業活動很保守,有名的品牌不多。即使進口名牌,也是標榜高科技配方,多過天然和無添加,故該公司的產品銷情甚佳。由1990年至1996年,該公司由一間小工廠發展至4間小工廠,但仍不夠用。


國家公園內設廠 成獨有賣點

1996年,悉尼市北郊的Garigal國家公園因為營運經費不足,將園內的邊陲地皮放售,由ANZ澳新銀行集團開發為Austlink企業園區。ANZ再將企業園區內的地皮分拆出售給企業,讓它們興建辦公室或廠房。Nature's Care在1996年購買了園區內一塊面積1.2萬平方米地皮,1998年初申請建築執照。


不料一波三折,建廠投資和時間都大大超出預算(見另文)。直至2004年,該廠房才完成所有工程,取得「最新藥品優良製造規範」(cGMP)製造廠的證書。2005年5月,該廠才開始投產,取代原有的4間小廠房。


雖然建廠過程歷盡艱辛,但新廠房落成投產之後,「在國家公園內生產」這一獨特賣點,便變成行內獨有!而且,也令消費者自然的聯想到,該公司的生產技術和過程必定十分環保,否則不可能獲准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內生產。這成為沒有付廣告費的最大廣告,大大提升了該公司的知名度,連該間廠房也成為地標!近幾年,台灣多家電視台紛紛訪問該公司,令其產品在台灣也賣得相當不錯。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李紹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