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信報》周一起加價至8元 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30日 21:35
2012年08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地報章凍結零售價12年的局面將打破,《信報》宣布下星期一起加價2元至每份8元,加幅達33%,但網上訂閱價維持不變(年費598元)。《信報》總編輯陳景祥認為加幅合理,加價主要是因為成本上漲及保持高質素內容。而另一份財經報章《經濟日報》,其發言人不評論其他報章加價,該報對售價自有計劃,適當時候會公布。


明報暫未有任何決定

有學者分析,《信報》加價會令報紙銷量下跌,但該報近年積極開拓網上訂閱服務,不少讀者已轉為網上閱報,相信加價對《信報》收入影響有限。香港報業公會主席兼明報報業集團營運總裁甘煥騰表示,《信報》加價2元相信會刺激其他收費報章積極考慮加價,而《明報》暫時未有任何決定。


《信報》昨刊登聲明,表示為保持高質素的內容和服務,下星期一起由6元加價至8元。《信報》總編輯陳景祥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本港中文報章12年未曾加價,其間印刷和人工等成本不斷上升,認為有需要加價,又指2元加幅合理,未有受報販協會影響。陳景祥承認,《信報》的讀者群較穩定,相信加價不會造成大量讀者流失,另外《信報》下周一會有小規模改版,包括有新作者加入,以保持質素。他認為付費報紙必須要有更充實的內容,才可留住讀者。


信報:人工印刷成本上升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對《信報》搶閘加價不感意外,認為《信報》以財經新聞報道為主,與其他綜合收費及免費報章路線不同,加上該報近年開拓網上訂閱服務,加價對該報影響較小,但會令報紙銷量進一步下降。


他預期,其他報章亦會加價以增加收入,抵消銷量下降引致的損失,但報章同時亦要精益求精,與免費報章的市場分開,「本地報章必須轉型,建立品牌效應,讀者才會願意付費買報紙。」但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說,報章收入主要靠廣告,報章加價後如流失讀者,廣告收入亦會減少,最終得不償失。


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鄧入明表示,報章加價是面對現實的表現,認為其他報章亦應加價,令報販增加收入。他又呼籲業界不應自動減價,以催俗銷量,「以前減價,會有多些人買報紙。近年報紙銷量不斷下滑,消費者不會因為減價買報紙,業界經營環境非常困難。」以油麻地為例,由於報紙銷量下降,今年首度出現多檔報攤沒人經營的奇景,因此促請報紙盡快加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