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按不同人生階段 調配積金組合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31日 06:35
2012年08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強積金是一項長線投資,基本上會經歷人生的不同階段,例如事業上由初出茅廬的小伙子逐步攀上事業高峰,繼而籌謀豐盛的退休生活,家庭上由單身寡仔到成家立室,最後兒孫滿堂安享晚年。由於不同階段的風險承受水平不同,成員應該根據這個變化進行強積金組合調配。


在評估風險承受水平時,年齡往往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其中之一個原因是這代表退休前剩餘的工作年數,也就是成員還有多長時間透過累積收入為退休生活作出安排。以現時強積金計劃的退休年齡為65歲為例子,成員30歲時的剩餘工作年數便是35年,50歲時便會只得15年。成員同時也要留意退休後的總生活開支將會增加。這個改變將影響成員的風險承受水平,對每月供款也會起關鍵作用。


伴侶退休安排 要一併考慮

至於每個人生階段的資產分佈比重,雖沒有一定準則,但基本原則是年輕時的風險承受水平較高,股票的比重較高,在接近退休時的風險承受水平較低,債券的比重則較高。附圖僅供參考的資產分佈,便是30歲時股債比重可以是九比一,40歲時可以是七比三,50歲時則是四比六。這衍生的問題是,當成員決定調配投資組合時,應該採取那個方式比較合適呢?


當然,成員也不應「一本通書睇到老」,除了年齡以外,也要考慮自身的情况,才能更周詳地調配投資組合。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希望保持單身自由自在,有的則希望組織家庭養兒育女,不同的生活方式對風險承受水平也有一定影響。此外,假如家庭中只有一人工作,伴侶專心照顧家庭,那麼成員的退休計劃便要進一步考慮伴侶的退休生活。由此可見,年齡是調配投資組合的基本概念,但實質操作仍要考慮成員個別的特定情况。就此,我們的網頁會提供不同的工具,包括預算規劃工具、退休計算機、儲蓄計算機等,以方便成員策劃退休計劃。


一筆過或分階段轉換組合 各有利弊

一般而言,調配投資組合可以一筆過或分階段的方式進行。一筆過的好處便是手續簡單,但壞處是短線的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資產的影響較大,較大機會錯失投資時機。至於以分階段形式進行,好處是能夠發揮平均成本法的作用,市場變化對資產值的影響較為輕微,成本效益也較高,問題只是手續會較為煩瑣。假如成員的強積金帳戶經已累積一定數目的資產,調配時更要小心,因回報多少對長遠的強積金資產權益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曹偉邦

韜睿惠悅

MPFeXPRESS.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