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採訪那天,我走到元朗屏山的利民健康農莊,經過耕地,前行到盡頭的涼亭坐下來,身邊只有鳥鳴和蟬聲,農莊位於高處,因此看不到一點城市痕迹,大口吸一啖氣,沒有廢氣味,身處這個環境,已感到身心舒暢。工作坊開始,Tommy先介紹盆栽,「這裏有兩盆植物,一盆是十二卷,一盆是石蓮,你可以將它們移植到同一個盆上,之後在泥上加上彩石,為它們裝飾。」枱面有一盆泥土,但沒有剷,只得用手,「城市人唔多接觸泥土,泥土是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藉此認識我們的食物從何而來,親手執泥土,逐小放入盆,有助訓練肌肉」。
種什麼自由發揮
聽着Tommy指示,我用手感受泥土的質感,放在盆中,填滿一定高度後,再放入兩盆植物,它們應該貼得近、是遠、還是打對角,完全自由發揮。裝飾部分,有藍紅黃三種彩石選擇,我放棄耀眼的紅色,兩種植物放一種顏色彩石,散落在泥土上,不是「密質質」的,給它們一點「唞」氣空間,過程中,Tommy和我聊天,輕鬆的談及生活壓力的問題,不知不覺,組合盆栽大功告成,最後是噴水,可以噴到葉片嗎?「沒所謂,和我們一樣,天生天養。」有意無意的說話 ,好像別有意思。盆栽要拿回家繼續栽種,他選擇十二卷和石蓮,是因為它們粗生,參加者不易因為種死而有挫敗感,儘管是種死了,也要明白,花開花落,大自然有起有落,就與我們的生活一樣,學習接受起落,享受自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