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鼓勵多聽多講 促進語言發展(1-2歲)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05日 06:35
2012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孩子2歲,只能講單字,不能說出整句句子,很怕陌生人,見到陌生人便會站在一角,有時會哭。好擔心,應該怎麼辦?


以一般孩子的語言能力水平,2歲左右能明白簡單問句和動詞,可以說出兩種詞語的組合句,例如「要餅餅」、「碌波波」,與大人或其他小朋友接觸較緊密的孩子,掌握詞彙的能力亦隨之加快,會利用學會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亦能以三個詞語合組成短句,如「我要奶奶」、「媽媽食蛋糕」,並能運用形容詞表達,例如「好味」、「好玩」,喜歡問「這是什麼?」、「那個呢?」

當然,學習語言進度因人而異,特別在語言表達方面,男孩子普遍比女孩子慢,也要視乎孩子的脾性,例如內向怕羞慢熱者,到他熟絡準備好的時候,大人可能已急不及待「替他說了」。家長必須了解個別孩子在語言能力上的進展,不能揠苗助長,如他內向慢熱,一下子要他向很多人問好,又或者催促他說,會令孩子更感不安和畏縮,應該要放慢節奏給他空間適應。


要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家長應主動把握機會跟他說話,讓他多聽多講,重點是按他的理解能力,把說話的長短內容整理,清楚地說出來,方便他學習;當孩子想說話或提問時,要給他足夠時間說出,例如孩子指着車說﹕「車」(單一意思),爸媽可以拿起車積極回應﹕「要車?」(動詞、名詞組合),鼓勵孩子回應,有進步時要拍手讚賞。


孩子用單字的程度也有不同,有些只能叫爸媽親人和玩具,有些懂得很多單字,如食物、顏色、大小;還未上學和上學後的孩子,表現也很不同。家長可嘗試以上方法引導孩子說話,看他反應如何,若持續下去仍未有效,最好尋求言語治療師評估,及早找出問題關鍵。


資料提供﹕啟言堂言語治療及健康訓練中心言語治療師魏家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