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郵輪旅程遇高手 對環球經濟不樂觀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05日 06:35
2012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我和太太放下家中兩位女兒外遊,慶祝我們首個十五周年結婚紀念日。這次我們決定循海路出發,乘坐郵輪歐遊去。


在這艘載有200多人的郵輪上,乘客大多介乎60至70歲,我和彭太被歸納為其中四對較為「年輕」的夫婦之一,也是唯一從亞洲來的旅客!本以為此後十天的海上旅程就要和這些外國長者為伍,話題和活動的刺激程度都會相當有限。怎料,結果剛剛相反。


我以往曾經多次遊覽意大利和地中海一帶,但從海路前往的感覺實在很不同。我不曾試過連續十天多次觀賞金光璀璨且一望無際的日落美景。日出更是一絕,不過,這些早上5時起牀的活動,對我這些香港城市人來講,每天積極參與殊不容易。


最精彩的還是乘客。那些六七十歲的外國乘客,對每一項活動都積極參與。上岸的徒步觀光,步行的速度有些人走得比我還快!在炎炎夏日的地中海,我真的自嘆不如。


在乘客中有兩對談得最投契,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和澳洲。來自美國的Michael和Mary分別是年屆70歲的成功生意人和在美國國會工作。來自澳洲的Richard和Nancy則在澳洲從事房地產,但發迹於香港,因此對香港非常熟悉。


低息環境 難求穩健收息工具

與他們多次進餐和活動的交流時,發覺兩對老人家都是不簡單的巿場老手,討論中有着許多精彩的點滴。可能是因為他們已在建立財富的過程的後期階段,因此投資策略都以審慎為主。整體而言,他們都覺得全球去槓桿化的過程還未完結,揮之不去的低息環境正正代表建立穩健利息收入的投資工具會愈來愈少,所以以適當的價格去「長」利息收入是上策。


Michael 覺得在50年代中出生的美國人,也是代表美國經濟中流砥柱的一群,今年平均已達55歲,經過從2000年以來的無數次的巿場大波輻,對穩健利息收入的需要會愈來愈大。况且,大部分美國人的資產配置還是以波輻高的股票為主,債券的比例原來平均只有25%左右。


逃避狂印鈔票惡果 推高金價

Richard從事房地產之前是經濟師,對全球成熟發展國家(OECD)的債務尤為擔心。他指出,OECD國家的國債對國民生產總值比率在2007之前一直維持於60%至70%的水平,而從60%上升至2007年的70%足足用了15年的時間,但巿場預計到明年這個比率將會上升至100%以上,六年時間即上升了超過30個百分點以上!以懾人速度加快的舉債步伐不僅令他非常不安,我也深有同感。


由於Richard對OECD國家狂印鈔票的做法不安,也可能是澳洲人對黃金熟悉的緣故,黃金是他重要的資產配置。他覺得黃金是反映投資者對金融巿場不穩定的對冲,黃金的生產只會愈來愈少,但各國貨幣的印鈔票就愈來愈多。黃金不能被翻印,也沒有背負任何國家債務的責任。


推QE3 是大選前還是大選後?

Michael 是美國人,於是我問他對美國11月總統大選的看法。他斬釘截鐵的說從來沒有現任美國總統能夠在消費信心指數像現在這樣低的水平下連任!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場非常接近的競賽。在美國國會工作的Mary也說如有第三次的量化寬鬆(QE3)的話,也必須在下一次議息日或之前行動,否則就要等到大選之後大約12月中再期盼了。Mary後來靜悄悄對我說Michael是共和黨人,把他的大選看法都應打個折扣!彭太和Nancy就最投契。他們就是察覺到全船每一對都是恩愛萬分的夫婦,每一對都應該有他們的甜蜜經歷和故事。


彭順德

摩根大通 私人財富管理 香港市場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