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海關近月拘捕多達32人,懷疑他們利用本地拍賣網如香港雅虎及eBay賣冒牌及盜版貨,案件涉大量冒牌名牌手袋、波鞋、衣飾,盜版光碟以及公開試試卷等,涉款總額54萬。海關稱被捕的一眾冒牌或盜版貨個體戶,包括學生、家庭主婦甚至專業會計,部分人不惜「薄利多銷」,有時賣一件冒牌貨只賺約100元,卻因此面臨牢獄之災及前途盡毁。
賣一件貨獲利百元
部分冒牌貨賣家藉速遞冒牌物品,甚至要求買貨者到指定地點取貨,以圖減低被捕風險,但終難逃法網。海關強調按《商品說明條例》,進出口或出售冒牌貨同屬最高可判監5年及罰款50萬的嚴重罪行,賣盜版物品同樣可判監。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關煜群透露,行動起獲的假貨的仿真度低,部分假貨售價僅為正貨價的十分之一,但亦有部分假貨與正貨價相差不多,例如一對正版波鞋售價700元,有冒牌貨個體戶卻以約400元購入假波鞋,再以500元出售,以求「薄利多銷」。但由於這些假波鞋售價與正貨接近,反令部分市民誤信是正貨而蒙受損失。
收訂單方入貨 速遞貨品避現身
海關根據線報及投訴,5月起展開行動打擊利用拍賣網站售賣冒牌及盜版物品活動,至今共偵破27宗。據悉涉及本地拍賣網如雅虎及eBay,共檢獲約3500件冒牌和盜版物品,包括冒牌手袋、銀包、首飾、衣履、盜版光碟和試卷等,以及27台電腦,總值約54萬元,並拘捕15女17男(18歲至55歲),包括17名在職者如會計、文員及秘書,13名待業者、1名學生及1名家庭主婦,行動仍繼續。
關氏指匪徒為避免囤積大量假貨於家中,會在收到訂單後才向內地源頭要貨,然後將冒牌物品速遞給買家,或要求買家於指定地點取貨,使賣家可避免交易過程中現身,圖減低被捕風險,亦有匪徒會於拍賣網設立多個拍賣戶口出售冒牌物品,企圖隱瞞身分。
但關氏強調,海關於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協助下,能追蹤案件所涉電腦的位置,最後查出賣家身分。海關會繼續與各拍賣網站緊密合作,打擊不法活動,市民如有舉報可致電海關熱線2545 6182。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