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商:沒訂單何需對冲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2日 06:35
2012年09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交所指推出人民幣期貨,首要目的非為供散戶炒賣合約,而是讓收取美元、並須匯人民幣往內地公司進行對冲。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指出,大部分從事出入口企業需要進行人民幣對冲,故近日可見有實物交收的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合約增加。


不過,本報發現業界反應冷淡,於東莞從事玩具製造的港商趙志雄明言興趣不大:「8000元入場,負擔當然不算太大,能因此保住人民幣升值造成的訂單利潤損失就肯定更受港商歡迎,不過現時港商情况像吊鹽水,一方面未必有訂單,另一方面訂單規模不大,三來目前財政狀况承受不起對冲失敗帶來的風險。」


內地港商:目前承受不起風險

他認為,一些較有實力及規模的企業或會試買,中小廠還是最好等大環境轉好才嘗試。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亦認為,人民幣期貨始終屬於投機活動,港商應量力而為。近來人民幣有貶值趨勢,港商如果單純只為對冲訂單匯兌損失,反而不買為佳。


興業銅業:興趣不大

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表示,需要作對冲的公司主要為內地的銅、鋁及石油等公司,但不少相關企業皆對產品不太了解。中石油(0857)發言人毛澤鋒表示,現階段仍不清楚產品的規模及影響力。他又指出,中石油一向少做期貨,因為大部分的原油都可以自供,「但集團會作出研究,若果做期貨,會以規避風險為目的」。


興業銅業(0505)則一向利用其於銅期貨合約,以對冲銅價波動。公司秘書陳仲戟卻指出,集團不會做人民幣期貨,因為人民幣已經是主要的收入。即使港交所推出其他幣值的期貨,「有需求的是出口為主的公司,但投行早已推出不少同類產品,相信這類公司已有做期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