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分析2003至2010年的自殺個案,計算出在職人士的平均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7.83人,並發現護士和警察兩行業的自殺率高於此平均數。中心總監葉兆輝稱,護士及警察等專業人士自殺,對社會影響較大,模仿效應十分強,情况值得關注。
在職人士自殺 每10萬有7.83人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根據2003年2010年的死因庭數據,統計本港年齡介乎20至59歲的在職人士自殺數字,8年共有2015宗自殺個案,自殺率為每10萬人7.83人,佔整體自殺率三成,其中同一年齡層的自殺護士及警察分別有28人及27人,自殺率分別為每10萬人中9.46人及9.39人,比整體在職人士自殺率高約20%。
總監葉兆輝分析,護士及警察在社會上皆為助人角色,常面對社會的高期望,因此多不願意向他人求助,再加上兩個行業以輪班制工作,社交圈子較小,遇有心理問題或壓力過大時難以找人傾訴,甚至有人會擔心接受精神健康輔導會留下紀錄,影響升遷或續約等,故多壓抑自己。葉兆輝提醒在職及專業人士,需注意工作與生活平衡,管理層亦應多注意下屬的心理健康。
李國麟盼業界多協助前線護士
剛成功連任的立法會衛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稱,有感近年前線護士自殺個案增加,「籌款(帛金)都籌了好多次」,他認為護士與警察工作性質與其他工作有別,「見到的人都是不想見到的人(病人及犯人)」,接收的盡是如病痛等不開心的經驗,令前線護士壓力甚大。李國麟指出,目前甚少有前線護士的心理輔導服務,期望業界能多提供對前線人員的協助。
警察公共關係科回應指出,近5年的警務人員自殺數字有升有跌,與一般社會情况比較並無顯著偏差,警隊會透過各種策略減少自殺發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