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名單,共有19名成員,包括4名官守成員,由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出任主席,餘下15名非官方成員中,7名是特首梁振英支持者。對比港府1999年成立的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今次委員會的組成,地產發展商背景的人數由3人減至1人。有學者認為,此舉一方面反映政府欠缺地產商支持,亦可營造與地產商保持距離的形象,以便為日後房策鋪路。
本報對比兩屆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發現今屆成員當中,具私營房屋背景成員比例明顯較少;上屆委員會有當時身任地產建設商會副主席羅嘉瑞,以及坐擁本港多幅地皮的地鐵主席蘇澤光及九鐵主席楊啟彥「兩鐵」主席,在地產界有重要分量;但今次名單上,雖有恒基執董黃浩明,但他並非地產商大老闆,而置業國際主席蔡涯棉只是地產代理,張震遠任主席的市建局,擁有的私營房屋土地明顯較港鐵少。
至於具公營房屋背景成員比例則相若,同樣有房委會及房協代表在內。今屆成員亦有較多學者及專業人士加入,並首次邀請有政黨背景人士參與。基層團體方面,有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加入。
王坤倡設地產商溝通渠道
另一方面,15名非官守成員中,最少有7名「梁粉」,包括梁振英競選辦正副主任張震遠及劉炳章、撰寫房屋政綱的房協副主席鄔滿海及蔡涯棉;撰寫規劃政綱的林筱魯及溫文儀;以及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的黃浩明,共佔非官守委員近半。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私樓佔整個樓市重要一環,若委員會缺乏地產界聲音,未必能有效評估樓市趨向,建議政府在委員會外設立渠道與地產界溝通。
「梁粉」成員多 學者憂淪橡皮圖章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梁振英「打正旗號」重整樓市,加上今屆政府與地產商關係較上屆差,「似乎政府是要刻意營造與地產商保持距離的形象,減少地產商主導市場情况,亦可為未來推出房策鋪路」。但他指出,太多成員是「梁粉」,擔心委員會會淪為橡皮圖章。
蔡涯棉接受查詢時表示,委員會工作需評估本港長遠房屋需求,包括檢視未來公私營房屋發展比例、人口增長趨勢等,以制訂長遠土地供應計劃等;他會特別關注青年人置業困難及增加建屋量等問題。
運房局發言人表示,委員會將制訂長達10年土地和房屋發展策略,下月初舉行首次會議,預料明年下半年公布工作報告和諮詢文件。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