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無法解決銀行負債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4日 06:35
2012年09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貨幣化了的經濟體系和任由政府印製貨幣的經濟體系潛藏着巨大的問題和風險。今天慧雅會再談這問題的嚴重性和可能的出路。


驀然回首,金融界的場外交易(over-the-counter或OTC)市場也是充滿風險的。基本上,這是一個沒有交易所和監管機構的市場。從某角度看,這甚至可以看成是金融機構之間的「賭場」。在這個「賭場」內,基本上只要有兩方或以上的機構願意就一些金融資產未來的情况(例如微軟的股價未來6個月後的水平、誰人會否違約等等)作出一些協議,交易就可以達成,牽涉其中的商人銀行亦可得到收入,其員工亦可取得花紅。


債務由股市解決最好

今天回顧,在過去十多廿年,商人銀行界為環球經濟「創造」不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資產,這些資產牽涉各大歐美金融機構之間很多錯綜複雜的交易,雷曼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原來跨國投行的高層,他們對自己公司承擔了的淨風險究竟去到什麼水平,亦好像不大清楚,又或根本不大理會,彷彿只要交易不斷,公司就有會計上的收入,其他的事情,高管們也懶得想太多。


從某角度看,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反映着有關遊戲已「玩出火」。後來政府的介入,令歐美的金融界避過流動資金危機。不過,這些交易和金融產品帶來的負債不會在空氣中消失,歐美政府一連串的措施,可能只是將有關金融產品牽涉的負債,由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轉到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之上,但這些負債始終是要還的。以慧雅之見,借助股票市場去解決有關問題,是最明智的。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