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在民建聯接近8年,參與政治工作過程中,我得出了一個總結,就是當任何東西被大眾傳媒定性後,將難以翻身。要改變市民心中對這個事物看法就變得不可能了。在國民教育一事,像我這些支持國民教育的愛國分子,在輿論這個戰場上已經失去了話語權。但正如法庭上控辯雙方皆一定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請容許我在這裏闡述我支持國民教育的理據。
我們獨特的歷史背景
由於我們獨特的歷史背景,從來香港人都在身分上有所迷失,「國民」這兩字其實沒有出現過在我們的字典裏。到了現在,除了我們這些愛國派對中國人身分會毫不保留的承認,部分香港人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含糊其辭。由於過往中國跟香港在生活水平或普遍教育水平相差甚遠,人們便希望自己不要與大陸人為伍,自己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優越地位。大陸政治制度與香港的一套截然不同,大陸人來港所造成的負面印象,坐車爭位,搶高樓價、物價等又被傳媒不斷放大,凡此種種都在身分認同的分歧上火上加油,並加大了港人對中國人身分的抗拒感。我們的下一代,由於本身已經與中國甚疏離,我們不能奢望他們會自動自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身分認同沒有了,中國對他們來說變成一個不相干的國家,但每天卻干擾香港,炒高樓價,排隊爭位,對中國的仇恨怨憤與日俱增。
當這一股排外「洪流」在社會上各階層生根後,就會形成台灣從前非常嚴重的族群矛盾,撕裂社會。你是香港人嗎?你愛香港嗎?你是中國人,就是我們的敵人。人們用身分去界定別人好壞,中國人是壞vs.香港人是好。極端主義因而抬頭,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理性包容將會被仇恨和惡毒言語所取代。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這背景下,透過國民教育,推動人們了解及認識中國可以有助緩和中港矛盾。至少當你認為自己屬於這個國家的時候,你還會有心去協助她進步,你不會指摘中國同胞滾出香港,相反你可以做好自己,包容他們,再影響他們。但沒有了家國情懷後,中國與我無關,你的仇恨便可以無抑止的擴大。將來我們的下一代就是上街高喊中國人滾出香港的一群。但仇恨是雙向的,內地人也會因為這種仇恨,而開始對香港人產生厭惡,中央政府在回歸前後付出了不少努力去維護香港,自由行帶動經濟,廣東省就算有天災都確保港人可以飲用東江水,港人在外地遇事,中國大使館會撇下一切工作優先處理港人問題,試問當國內人有嚴重仇港情緒的時候,中央政府還可以開這麼多例外優惠給港人嗎?
推展國民教育的原意就是要下一代成為這個國家的持份者,當你是持份者的時候,你會關心她了。當人們每天咬牙切齒的痛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心裏又想着與她割蓆但現實上根本不可行(香港經濟與中國已密不可分),這種心態對於社會發展無甚幫助,何不倒過來老老實實接受她,推動她進步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活生生地管理着我們的13億人口,如果人們認為我們有能力推翻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我要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推翻後,香港會是怎樣?
大眾不妨多加監察
一旦確立了國民教育的原意,希望培養學生認識中國人身分及了解中國。下一步就是國民教育怎樣教的問題。坊間認為國民教育只顧唱好,不准批評,這種國民教育其實不會被大眾接受。筆者認為既然大家對這方面有顧慮,社會大眾不妨對日後國民教育的執行多加監察,坦白講,要讓學生有多角度的思考,在課程中的確可以加入各項具爭議的事件,如六四、李旺陽、毒奶粉等。就算課程沒有加入,我相信老師們都會在課堂講授,只要香港維持言論自由,我認為下一代都不會變成只管唱好而不曉獨立思考的一群。
香港可推動國家進步
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其實可以為推動國家進步擔當十分重要角色。對於國家的問題,人們提出真誠的批評,例如四川的豆腐渣工程、重建中出現的貪腐問題,大家都可以發聲。國民教育,不過是想讓下一代了解這個國家,我們都有份的信息。學校自選教材,指引的制訂有彈性及自由,開展期時間死線沒有了,拿走引起爭議的部分如共產黨是無私團結等,國民教育是可以推行的,這就是我自己的立場。
作者是青年民建聯主席
我們獨特的歷史背景
由於我們獨特的歷史背景,從來香港人都在身分上有所迷失,「國民」這兩字其實沒有出現過在我們的字典裏。到了現在,除了我們這些愛國派對中國人身分會毫不保留的承認,部分香港人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含糊其辭。由於過往中國跟香港在生活水平或普遍教育水平相差甚遠,人們便希望自己不要與大陸人為伍,自己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優越地位。大陸政治制度與香港的一套截然不同,大陸人來港所造成的負面印象,坐車爭位,搶高樓價、物價等又被傳媒不斷放大,凡此種種都在身分認同的分歧上火上加油,並加大了港人對中國人身分的抗拒感。我們的下一代,由於本身已經與中國甚疏離,我們不能奢望他們會自動自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身分認同沒有了,中國對他們來說變成一個不相干的國家,但每天卻干擾香港,炒高樓價,排隊爭位,對中國的仇恨怨憤與日俱增。
當這一股排外「洪流」在社會上各階層生根後,就會形成台灣從前非常嚴重的族群矛盾,撕裂社會。你是香港人嗎?你愛香港嗎?你是中國人,就是我們的敵人。人們用身分去界定別人好壞,中國人是壞vs.香港人是好。極端主義因而抬頭,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理性包容將會被仇恨和惡毒言語所取代。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這背景下,透過國民教育,推動人們了解及認識中國可以有助緩和中港矛盾。至少當你認為自己屬於這個國家的時候,你還會有心去協助她進步,你不會指摘中國同胞滾出香港,相反你可以做好自己,包容他們,再影響他們。但沒有了家國情懷後,中國與我無關,你的仇恨便可以無抑止的擴大。將來我們的下一代就是上街高喊中國人滾出香港的一群。但仇恨是雙向的,內地人也會因為這種仇恨,而開始對香港人產生厭惡,中央政府在回歸前後付出了不少努力去維護香港,自由行帶動經濟,廣東省就算有天災都確保港人可以飲用東江水,港人在外地遇事,中國大使館會撇下一切工作優先處理港人問題,試問當國內人有嚴重仇港情緒的時候,中央政府還可以開這麼多例外優惠給港人嗎?
推展國民教育的原意就是要下一代成為這個國家的持份者,當你是持份者的時候,你會關心她了。當人們每天咬牙切齒的痛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候,心裏又想着與她割蓆但現實上根本不可行(香港經濟與中國已密不可分),這種心態對於社會發展無甚幫助,何不倒過來老老實實接受她,推動她進步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活生生地管理着我們的13億人口,如果人們認為我們有能力推翻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我要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推翻後,香港會是怎樣?
大眾不妨多加監察
一旦確立了國民教育的原意,希望培養學生認識中國人身分及了解中國。下一步就是國民教育怎樣教的問題。坊間認為國民教育只顧唱好,不准批評,這種國民教育其實不會被大眾接受。筆者認為既然大家對這方面有顧慮,社會大眾不妨對日後國民教育的執行多加監察,坦白講,要讓學生有多角度的思考,在課程中的確可以加入各項具爭議的事件,如六四、李旺陽、毒奶粉等。就算課程沒有加入,我相信老師們都會在課堂講授,只要香港維持言論自由,我認為下一代都不會變成只管唱好而不曉獨立思考的一群。
香港可推動國家進步
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其實可以為推動國家進步擔當十分重要角色。對於國家的問題,人們提出真誠的批評,例如四川的豆腐渣工程、重建中出現的貪腐問題,大家都可以發聲。國民教育,不過是想讓下一代了解這個國家,我們都有份的信息。學校自選教材,指引的制訂有彈性及自由,開展期時間死線沒有了,拿走引起爭議的部分如共產黨是無私團結等,國民教育是可以推行的,這就是我自己的立場。
作者是青年民建聯主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