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的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由太平洋彼岸淹至港股,令恒指升上逾4個月高位。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前晚公布,將推出新的買債計劃,並無設上限,消息刺激恒指昨日急升近600點,成交亦顯著增加至791.5億元。多個受惠板塊如地產股、資源股、金礦股等升勢凌厲,有基金經理認為,QE3短期將成股市助燃劑,但懷疑刺激能起多久的效果。
全球對聯儲局出手期待已久,伯南克更聲言「看不到經濟回升就不會罷手」,為市場注入強心針,昨晚環球升市仍停不了,歐洲3大指數升逾1%。美股開市後延續強勢,截至昨晚11時15分,道指報13593點,升53.6點。美國買賣的港股ADR (港股預託證券)全面向上,匯控(0005)報73.4元,較港收市價升0.7元,中人壽報23.1元,升0.15元。
外圍做好 匯控紐約升0.7元
好友炒新版QE夢成真,昨日資金湧入港股,成交額增加67.6%至791.5億元。恒指一度抽升至20,648點,最終收報20,630點,上升582點,收市是自今年5月4日以來的新高,即升回新一波歐債危機蔓延前的水平。
自從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聯儲局先後推出,3輪量化寬鬆措施及1次扭曲操作。不過,對港股的效用卻愈來愈小,如08年11月公布QE 1後,恒指在1個月後升10%。然而,之後的QE2及扭曲操作,一個月後恒指均倒跌收場(見表)。
推QE後一個月 恒指表現迥異
「上次QE2後股市回落,故今次亦要小心行事,尤其是買中資股怕中伏。」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雖然中資股有望乘時而起,但風險亦高,故他捨正股而持有認購期權。他又指出,現時適合趁機買入防守股,主因QE3未必能扭轉經濟頹勢,擔心企業盈利未能保持穩定。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相信,單純靠QE3的升市已接近尾聲,港股要再上升,可能要靠其他因素。「大市炒作QE3已有一段時間,目前升市不知有多少歸因於QE3。」他指出,由於聯儲局買債的規模不算大,未必能夠有效壓低長息,而資金亦未必能流入實體經濟。
羅家聰:單靠QE3升市已近尾聲
不過,信安環球投資基金經理朱加城認為,QE3對股市的短期作用仍大,而資金亦多數部署在較保守的股份,故不排除會有一輪換馬行動。「策略沒有變,主要留意與經濟周期較敏感的地產股及金礦股,但不可以太保守。」
騰訊恒生破52周高位
昨日多隻藍籌股突破52周高位,騰訊更是乘勢創歷史新高,收報255.6元,而匯控、恒生等亦破位而上(見表)。
其中不少受惠QE3的中資股升幅驚人,金價抽升至每盎司1770美元的水平,招金(1818)及紫金(2899)等金礦股升逾10%以上。航運股、中資金融股及中港地產股,同時是資金熱捧的板塊(見表)。
明報記者 岑梽豪、葉浩霖
全球對聯儲局出手期待已久,伯南克更聲言「看不到經濟回升就不會罷手」,為市場注入強心針,昨晚環球升市仍停不了,歐洲3大指數升逾1%。美股開市後延續強勢,截至昨晚11時15分,道指報13593點,升53.6點。美國買賣的港股ADR (港股預託證券)全面向上,匯控(0005)報73.4元,較港收市價升0.7元,中人壽報23.1元,升0.15元。
外圍做好 匯控紐約升0.7元
好友炒新版QE夢成真,昨日資金湧入港股,成交額增加67.6%至791.5億元。恒指一度抽升至20,648點,最終收報20,630點,上升582點,收市是自今年5月4日以來的新高,即升回新一波歐債危機蔓延前的水平。
自從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聯儲局先後推出,3輪量化寬鬆措施及1次扭曲操作。不過,對港股的效用卻愈來愈小,如08年11月公布QE 1後,恒指在1個月後升10%。然而,之後的QE2及扭曲操作,一個月後恒指均倒跌收場(見表)。
推QE後一個月 恒指表現迥異
「上次QE2後股市回落,故今次亦要小心行事,尤其是買中資股怕中伏。」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雖然中資股有望乘時而起,但風險亦高,故他捨正股而持有認購期權。他又指出,現時適合趁機買入防守股,主因QE3未必能扭轉經濟頹勢,擔心企業盈利未能保持穩定。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相信,單純靠QE3的升市已接近尾聲,港股要再上升,可能要靠其他因素。「大市炒作QE3已有一段時間,目前升市不知有多少歸因於QE3。」他指出,由於聯儲局買債的規模不算大,未必能夠有效壓低長息,而資金亦未必能流入實體經濟。
羅家聰:單靠QE3升市已近尾聲
不過,信安環球投資基金經理朱加城認為,QE3對股市的短期作用仍大,而資金亦多數部署在較保守的股份,故不排除會有一輪換馬行動。「策略沒有變,主要留意與經濟周期較敏感的地產股及金礦股,但不可以太保守。」
騰訊恒生破52周高位
昨日多隻藍籌股突破52周高位,騰訊更是乘勢創歷史新高,收報255.6元,而匯控、恒生等亦破位而上(見表)。
其中不少受惠QE3的中資股升幅驚人,金價抽升至每盎司1770美元的水平,招金(1818)及紫金(2899)等金礦股升逾10%以上。航運股、中資金融股及中港地產股,同時是資金熱捧的板塊(見表)。
明報記者 岑梽豪、葉浩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