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豬肝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8日 21:35
2012年09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南朝劉宋時期范曄所著的《後漢書•卷五十三•周燮傳•序》中提及豬肝﹕「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相信古時豬肝價格較豬肉便宜,故以豬肝代豬肉來抵餓。


靚貨紅潤 口感爽脆

人們習慣不說「豬肝」而稱「豬膶」,相傳是因為中國人以農立國,「肝」跟「乾」諧音,意頭欠佳,故以「膶」代替,取「潤」之意。外國人較少以豬肝入饌,反之中國人卻喜歡用來炮製不同的美食,如豬膶燒賣、豬膶生滾粥、豬膶腸粉等。豬膶燒賣是傳統的粵式茶樓點心,隆濤院點心總廚莫桂林表示,豬膶燒賣在製作前要先「啤水」清洗豬肝去臊腥味。切片要有一定厚度,品質好的豬肝吃下去應是爽脆而非粉腍。


要有血水?大錯特錯!

經常聽人說黃沙豬膶是豬肝中的極品,問過最近退休後重出江湖、現於粥麵館授徒的粥王李景(景叔,圖),原來黃沙豬膶來自過肥的豬隻,因為「靚的豬肝應呈鮮紅潤澤的顏色,肝臟變黃即是肥膏(脂肪)太多,我從來都不會用來煮粥」。處理豬肝,除了要用薑汁辟腥,還必須先去筋,然後切片,厚度一定要平均,約5毫米厚,景叔說﹕「我煮生滾粥,太厚中間會唔熟,太薄又會過熟,過熟會『韌』,唔好食。有人話煮到有少少血水出先好味,其實大錯特錯。如出血水一係豬肝唔熟,一係冷藏得過久唔新鮮。煮幾耐先剛剛熟?靠經驗囉!」而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進食未經煮熟的豬膶存在感染戊型肝炎的風險,故各位愛吃之人,還是吃全熟的豬肝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