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春社巡查政府《古樹名木冊》全部484棵古樹,發現有31棵枯萎及嚴重腐爛,佔整體6.4%,預料難逃被移除命運,另有98棵古樹有結構或健康問題,需要及時補救,否則健康狀况會再走下坡。長春社批評政府多年管理樹木不力,令大批古樹尤其是路邊榕樹得不到適當護理,促請政府禁止不當的修剪樹木手法,及加強科學化管理,針對每棵樹的問題作針對性改善。
政府上星期委任6名本地及海外樹木專家加入現有的樹木管理專家小組委員會,專家小組今日首次開會。長春社總監蘇國賢獲邀加入成為委員,他希望委員會由以往被動角色改為主動,他亦會將長春社巡查古樹的結果提交委員會,希望負責保養古樹的康文署加強管理健康或結構有問題古樹,以免有更多古樹被移除(見另稿)。
首個古樹普查 31棵料移除
長春社剛完成全港首個古樹普查,發現共有129棵樹有健康或結構問題,佔整體26.6%,當中有31棵已嚴重腐爛或有病蟲害,現時補救已太遲,料難逃被移除命運。另有98棵問題古樹,只要針對問題補救,例如擴闊泥土面積及適當修剪等,或可避免樹木健康再走下坡。
樹根無位生 康文署再加「金剛箍」
蘇國賢說,該98棵需要跟進的古樹之中,不少問題存在已久,但明顯沒有跟進及改善,他舉例,旺角大球場內有一棵古樹假菩提(YTM/107),根部遭混凝土圍封,他於2009年向康文署建議,趁球場重建一併為樹根「鬆綁」,但他上月重遊舊地,發現重建工程已完成,但原有花槽沒有移走,只是在花槽外圍再起一個更高的混凝土花槽,猶如為該古樹戴了兩層「金剛箍」,樹根無從伸展。
另一宗個案位於大圍積存街行人隧道旁的古樹細葉榕(ST/12),該樹12米高,樹冠直徑29米,由於該樹約有一半樹冠遭2008年通車的青沙公路天橋遮擋陽光,橋底下的樹冠正枯萎,質疑政府雖有定期監察該樹,卻未能及早發現問題。
僅7.4%健康結構良好
調查發現,餘下300多棵古樹沒明顯問題,但當中只有36棵健康及結構良好,佔整體7.4%。蘇國賢指古樹名木冊中共有229棵榕樹,佔整體47.3%,一般都面對生長空間不足及遭不當修剪等問題,加上近年榕樹感染俗稱「樹癌」的褐根病數量有上升趨勢,應及早預防,以減低擴散風險。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